【卡優新聞網】
因應金管會要求,銀行公會宣佈從今(27)日起,將在該會網站首頁「最新消息」中,公佈受理連動債的處理情形,強調將每週固定更新資料,持續提供及彙整各連動債相關數據。
銀行公會已決定依受訴銀行別分類,對外公佈資訊包括「已受理」、「待審理」、「已審查待評議」、「已撤案」、「已和解」,以及「不予評議」、「應予補償」、「無需補償」評議結果,供各界瀏覽。
以最新統計資料來看,銀行公會受理的連動債爭議案件共19,540件,當中來自中國信託為最大宗,佔5,079件,其次依序則為大眾銀行3,013件、台新銀行2,216件、第一銀行1,936件、台北富邦銀行1,001件。
不過銀行公會也表示,有許多案件最後並未申請公會評議,而是銀行端與客戶自行達成和解,這樣的案例總計有5,884件,以第一銀行處理算是最積極,自行達成和解已超過2,000件。
銀行公會指出,目前評議委員會都盡最大的努力,嘗試消弭連動債銷售糾紛引發的對立衝突,懇請各界給予不受干擾的評議審查空間,預計下(六)個月初會公告第一批100案評議結果。
據瞭解,初擬的賠償成數,將按照投資人損失金額、投資人的條件,分為低、中、高三種類型。如果銀行過失情節較輕微,賠償比率約會在10~25%;中等程度為25~50%。
至於如果理財專員明知投資人年紀較老、財經專業知識不足,未充分盡告知義務仍銷售連動債,這種情形的銀行責任較重,情節一旦嚴重賠償金額範圍則為50~80%。
不過,銀行公會評議委員會強調,這些方案都尚未確定,還是需要從長計議,有最新結果,都將會第一時間公告在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