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追求完美並不美 最大利益為目標
產品完美誤時機 投資完美空等待

絕對完美恐變成過份偏執(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在職場上許多人喜歡追求完美,這些人認為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絕對是正確的。而在投資理財上,有更多人喜歡追求完美,總認為如此可以避免一切的風險,但有時候過份偏執的態度,反而造成損失而不自知,因此落入做事到底該追求幾分完美的思考泥沼中。

 

  筆者有個同事,工作非常認真且敬業,案子只要交到他手上我通常很放心,年初我就交辦了他一個案子,上個月也很順利的完成測試,原本計畫是訂在5月下旬產品要上線營運,期間他跟我說,為了產品的穩定性及完美,所以還有些小問題要修改,我也答應他。

 

  這兩天我再問他產品進度如何,他給我同樣的答案。我要求這週務必完成產品上線,但卻見他面有難色,於是就找他聊了一下。他直接提出問題「我覺得產還不夠完美,我不想讓他上線」!

 

  我認為只要跟程式相關的產品,就沒有完美的,像是微軟不也常常發佈更新訊息,升級產品?然後我接著問他,公司會訂這個日期讓產品上線,一定有其考量,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期,再完美的產品上線沒人要用,這責任誰承擔?

 

  況且一再拖延產品時程,只會讓公司覺得他工作績效不好,這樣一來,公司失去市場先機,個人又被認為工作績效不佳,成了公司及員工雙輸的局面,合理嗎?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句「我希望產品更完美」就能掩蓋過的。

 

  另外有個同事,每次跟我們討論投資理財相關話題時,總是會問「現在是低價了嗎?現在的市場價格合理嗎?」,他想要挑一個「完美」的進場時機。問題是投資市場,怎麼會有「絕對」完美的進場時機?搞到最後他還是裹足不前,癡癡等待他心目中的好時機。

 

  不管是職場還是投資理財,沒有所謂「絕對」完美的時機,只有「相對」完美的時刻,所有思考必須以「最大利益」為目標,職場上的最大利益當然是公司及個人都受益。

 

  什麼時候可以獲得最大利益,就是最好的時機點,追求完美的態度當然是好的,但是如果變成藉口就不好了,追求完美的目標是得到更大的利益,如果這目標消失了,那追求完美的結果,反而變成「不完美」了。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09/06/05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