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這波金融海嘯,許多新聞媒體大量製播了全球各國如何因應金融風暴的專題,當然也會提到各國當地新興的事業機會,有些節目也介紹了在當地經營成功的台商。
對於這些在異鄉打拼成功的台商,我心中總有股莫名的尊敬,畢竟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家,要成功不只是努力就可以。
而這陣子我也開始跟對岸廠商進行一些合作關係,兩岸雖然同樣是說中文,但做事態度卻有些不同,這讓我體驗到跨國事業合作的酸甜苦辣,對於在外打拼的台商,就更加佩服。
這兩個月因為公司及個人的事業,頻繁的與中國廠商接觸,其中一家廠商是中國前兩大電信公司之一。在業務接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他們的做事態度及行政流程,跟我以前想像的都不一樣。
過去我總是認為,他們國營事業的辦事態度消極,處理文件流程慢的可以,這次有機會親自跟他們接觸,卻發現完全相反,我發現他們辦事有種心態就是「推」,因為他們怕麻煩,所以希望趕快把自己手上的事做完,趕快「推」給下一階段的承辦人。
而且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有清楚的標準作業流程,該完成哪些文件一清二楚,所以很少出現兩位承辦人互推皮球的情況,因為大家都怕麻煩,所以反倒讓整件事的行政流程快了許多。
再來就是我個人的事業,跟中國廠商有了買賣關係,第一次跟中國進行買賣心中當然怕怕的,雖然是透過朋友介紹的合作對象,但畢竟牽涉到金錢,還是小心為上。
為了確保交易安全及快速,筆者與對方採用的匯款方式是「西聯匯款」,到銀行匯款之後,會獲得一串號碼,對方需要這組號碼才能夠領款,筆者會請對方跟銀行確認,是否有這筆款項在他的名字底下,確認後他再告訴我貨運公司的出貨編號,等我打電話跟貨運公司查詢,確認貨品已經上飛機了,我便會把最後的取款號碼,告知對方完成交易。
但筆者也有朋友接觸過其它的廠商,聯合貨運公司一起詐騙,結果落的財貨兩失,若是想要與國外開始建立生意往來,最好還是有當地朋友帶路起頭較好,否則在人家的地頭上,損失是很難要回來的。
雖然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是與其它國家展開合作交流之前,還是要多多請有經驗的人,全球各地幾乎都有所謂的台商聯誼會,透過這些組織可以讓自己少走些冤枉路,同時獲取寶貴的經驗,把風險降到最低,畢竟跨國的事業往來,安全是唯一的準則。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