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雖然全球股市目前呈現震盪整理走勢,但台股近期表現相對強勢,本週週線連3紅,收在6769點,不少個股股價回到金融海嘯前甚至更高的水準,大盤指數也有挑戰前波高點的態勢。但法人認為,大盤如要進一步推升,必須有良好的基本面做為支撐,或藉由兩岸政策利多帶動。
ING投信投資管理處執行副總黃媺芸表示,即使大盤突破前波7084的高點,量能也不易突破前波約2,400億的成交量,從技術面來說並不理想;加上5月底台股在6890點左右時的股價淨值比(PBR)約為1.63倍,已相當接近台股過去18年股價淨值比的長期平均值1.8倍,顯示已近高檔,面臨修正壓力。
就總體經濟而言,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參差不齊,雖然大家或許都能同意最壞的情況已過,不過整體消費仍偏保守,復甦的情形似乎不如先前所預期般的樂觀;舉例來說,美國GDP佔全球GDP的四分之一,而美國民間消費又佔其GDP的7成,換言之,美國的民間消費對全球GDP的影響力約為18%,由於美國消費意願仍舊低落,即便新興市場如中國的消費持續成長,全球需求仍舊處於偏弱的情況。
黃媺芸表示,股價從低檔反彈以來,價值面已處於合理的水準,大盤如要持續上攻,必須搭配比預期更樂觀的景氣,但目前看來機會並不高,加上短線已有一段漲幅,不理想的經濟數據,反而可能成為投資人短期內獲利了結的理由。
黃媺芸進一步指出,另一個可能推升大盤的動能,來自於兩岸政策利多,由於股市是反映對未來的預期,因此只要MOU未簽訂及ECFA協商結果未定前,相關題材仍將持續被市場炒作,一旦這些政策落實成真,大盤即有可能在樂觀情緒帶動下上漲。
不過,黃媺芸認為,這些兩岸政策利多屬於長期性的結構轉變,無法立即反映在短期的企業獲利數字上,建議投資人仍應以區間操作的心態,看待相關類股的表現。
雖然短線盤整格局不變,但黃媺芸說,仍可見到一些潛在利多,例如:近期券商仍在陸續調高對NB相關下游及零組件族群的獲利展望,由於先前在出現急單補庫存的效應後,市場曾擔心會出現庫存上升的情況,但目前國際大廠如惠普、戴爾等的庫存仍在健康水位,顯示下游廠商下單仍然審慎,若8月下旬返校需求(Back to school)浮現,將有助相關類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