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青少年亂花零用金 只為滿足慾望
建立「資源有限」觀念 不讓孩子予取予求

青少年為滿足慾望,零用錢花用無節制(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麥可傑克森猝逝全球震驚,他的音樂是許多五、六年級生共同的記憶,只要聽到他的音樂,我的思緒就會被拉回青少年時期。那時候原版錄音帶將近200元,要省下大概兩週的零用錢才能購買,有些錄音帶至今我仍然保留完好,我開始回憶起青少年時期的生活,也回想那時候金錢的運用方式,因此這篇文章想來談談青少年的零用錢。

 

  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國小高年級時,開始有固定的零用錢,我記得就讀國小時,政府正在推行儲蓄運動,所以國小學生幾乎都有郵局存摺,那時每月固定存入一些錢,國小畢業時也存下了好幾千元。

 

  但是父母定時給零用錢,卻是從國中時期才開始,我記得那時每週固定可以領150元,做為在學校買飲料、零食等花費,我的習慣是把領到的150元全部放在書包裡,並且限定自己每週只能在體育課後買飲料,我喜歡看著書包裡面錢越來越多的感覺。

 

  反觀現在許多的青少年,由於台灣經濟環境的提升,家裡常常會給予過多的零用錢,加上外界物質誘惑多,青少年已經不知到零用金的定義,所謂的零用錢應該是為了支付在外飲食及交通所產生的費用,而不是用來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家長必須從小就建立孩子這樣的觀念。

 

  為了改善許多青少年動不動就跟家裡伸手要錢的情況,筆者認為家長在給予零用錢的時候,也必須明確告知孩子零用錢是有限的。「資源有限」觀念的建立是很重要的,而不是讓孩子予取予求。

 

  相對的青少年拿著有限的零用錢,也必須思考,哪些花費對我是最重要的?哪些花費是可以省下來的?我需要在零用錢上做哪些規劃,才能買到我喜歡的東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要如何增加資源?

 

  透過以上這些觀念的建立,青少年也可以學著控制物質慾望。目前社會上許多青少年問題,都是源自於「想要」某些東西而不知克制,進而發生了許多犯罪事件。

 

  相信透過上述這些觀念的建立,將可以讓青少年問題減少大半,同時也可讓青少年從小就開始培養對自己負責的習慣,他們也才能夠更有競爭力面對未來多變的世界。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09/07/14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