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金融經理人退場 讓台灣走出去
績效差照領高薪 難保被中國整併

完整的經理人退場機制,台灣金融市場更健康(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目前台灣金融界的高階經營管理者,看來看去都是熟面孔,我們常常看到新聞某家金控的執行長申請退休,不久之後就會看到這位執行長在其它銀行上任擔任重要職務。

 

  不管這些執行長過去的經營績效如何,台灣這麼多家金融機構一定有他們的容身之地,每年同樣坐領高薪,筆者認為金管會應該針對金融機構的專業經理人,訂出一套完整的退場機制,才能讓台灣金融市場的經營更為健康。

 

  某家金控的執行長近幾年的經營績效並不好,所屬的公司都屬於賠錢狀態,甚至在市場上「出包」的金融商品,這家金控公司幾乎都有參予其中。當前幾個月這位執行長終於黯然下台時,他的一些班底成員也陸續申請離職或退休。

 

  那時筆者就猜測,不久之後他應該會在其它金融機構走馬上任!果不出其然,前陣子媒體報導這位執行長,即將接任某銀行的總經理,但是不久之後媒體就沒有這則新聞了。

 

  最近我詢問了銀行界的朋友,原來這項人事案在金管會遲遲未通過,因為金管會對於這位仁兄近幾年的經營績效頗有疑慮,但是筆者認為最終這項人事案還是會通過,這位執行長也應該可以順利接任新的職務。

 

  金融機構專業經理人年薪動輒千萬起跳,而且這些經理人憑藉在業界深厚的人脈,經營績效不好要謀個一官半職,也不是難事。專業經理人當然也會有出錯的時候,他們也有工作的權利,但是我們常看到的卻是在前公司留下一堆爛攤子後,然後繼續到其它公司位居高位,社會觀感會好嗎?

 

  更有可惡的專業經理人,挾其在業界豐富的人脈,讓公司很難換掉他,長期下來金融機構的經營績效,只會越來越差。

 

  金融產業與國家發展兩者之間息息相關,更是全國人民身家財產的重要依靠。台灣自從開放民營銀行之後,主要管理者大概就是這些人了,經營績效的好壞,社會自有公評。

 

  但若是不積極培養新的人才,為這個產業引進新的高階經理人、新的經營觀念,在金融海嘯過後產生的新局面,台灣將很難與世界競爭,甚至有可能過度依靠中國市場,最終走向被中國金融機構整併的下場。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09/07/24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