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最近因颱風來臨,不僅蔬菜到貨量銳減,品質降低。同時由於養雞場也受到波及,所以一些遭到淹浸、外觀骯髒的雞蛋,便有商人便宜採購後,在市場出售牟利。
此外,南部魚塭因受創嚴重,結果想省錢的受災戶,竟冒險搶拾死亡的魚體,充作佐餐的食品。結果雖說是中央地方聯手救災,卻遲遲不見衛生單位制止。因此在加熱設備不夠充足的災區,當吃了這些有疑慮的食物後,實在使人擔心會不會引起問題。
話說在這種風災慘重的當兒上,若能夠舉家平安的話,其實勉強還算慶幸。但仔細一想,救災的問題雖然重要,但公共衛生的問題,更需要積極正視。否則只著眼在硬體重建的話,那麼因污染所造成的疾病流行,恐怕會是更大的隱憂。
像是前述的泡水雞蛋,表面看來糞便跟泥漬雖在外殼,但因為蛋殼具毛細孔,所以若逼不得已立刻吃完,或許問題還算不大。但若想把它放在冰箱,長期儲存的話,相信很快就會開始腐敗。
此時,倘若又沒煮熟就食用,那麼後果如何,可想而知。更有甚者,連烹調時接觸到的手,以及盛放器具,也會受到污染。
還有颱風天搶手的根莖類蔬菜馬鈴薯,如果能一顆顆挑選的話,還算安全。但如果碰到盒裝,或整堆販售的產品,則建議小心查看。
這是因為馬鈴薯的芽眼,很多人總以為只要切掉,加熱後就沒關係。但其實即使是輕微發芽的馬鈴薯 ,內含的配醣生物鹼(Glycoalkaloid,茄鹼,為馬鈴薯自體抵抗病蟲害的物質)仍超過標準。因此若食用超過建議值的話,就會中毒。
至於很多人,因為綠色青菜價格昂貴,所以沒吃完時,就乾脆新菜搭舊菜重煮,或把剩菜持續加熱來吃。但仔細一想,熱過的食物擺越久,致癌自由基就越多。而蔬菜長置後,其轉化的亞硝酸鹽,對身體也有危害。更別提夏季炎熱,沒熱透的食物一下肚,肯定會引起中毒。
因此,寧可選擇價格較低的冷凍蔬菜、地瓜、南瓜、牛蒡、胡蘿蔔、豆芽、海帶、木耳等菜色,現煮現吃。而且呈腐敗、發芽或受污染的食物,最好不碰。如此才能以健康的身體,度過風災後的難關!
《本專欄固定每週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