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周末晚上某新聞台有個帶狀單元,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單元介紹了世界各國的產業現況、經濟政策、政府效能、國民教育等,從各個面向剖析每個國家的現在進行式及未來性。
每次看完這個節目之後,心中總是會有一份焦慮感,為什麼別的國家可以,台灣卻不行?上周介紹的國家是以色列,大家都知道猶太人非常會賺錢,但是他們教育小孩的方式,卻讓我嚇了一跳。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在家中使用的每項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從小就培養孩子敏銳的價值觀,難怪猶太人成了最會賺錢的民族,這新聞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原來我們與其他國家的差距,竟然如此巨大!
近來還有個熱門新聞,某位富爸爸斥資百億為女兒圓夢,在信義計畫區開了間頂級精品百貨。各談話性節目也針對此議題,討論父母該給小孩怎樣的金錢觀。筆者認為這位富爸爸這樣做一定有其用意,絕對不是單純為女兒圓夢而已,他想帶給女兒什麼樣的生活體驗,恐怕就只有他自己心裡有數了
筆者自認對於孩子的金錢教育做的還不錯,但是這些新聞讓我發現「生活體驗」這一環是缺乏的。若是缺少了生活體驗,孩子對於某些觀念很快就會忘記了,於是我找了兩個孩子一起玩目前網路上最夯的「農場遊戲」。
玩遊戲的目的在於讓孩子知道遊戲中的種子、肥料、工具,樣樣都是要靠自己栽種作物賣錢換取,而我跟孩子有了另外的協議,就是當他們想要買玩具、零食等,則需要在農場換得一定程度的金錢之後才能購買。
當然每天玩遊戲的時間也是嚴格限制的,如此一來讓孩子開始學習如何善用時間,並且體驗賺錢的感覺!這幾天下來兩個孩子會互相討論在遊戲中該買哪種子、要買多少錢的肥料、要賣掉哪些作物,才能買雞飼養等。
初步我想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生活是一連串體驗所組成,透過遊戲中的體驗,讓孩子有了進一步的金錢觀,這是我過去沒想到的。
每個家庭狀況不同,能夠讓孩子體驗的方式也不同,我們沒有百億讓孩子體驗,但是生活中的每個環節,卻可以讓孩子體驗新鮮事,而筆者相信這些生活體驗,將會成為孩子未來最重要的競爭資本。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