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白金卡權益逐漸縮減,那些得不到尊榮感的客戶開始流失,而銀行為了重新找回具消費力的中產階級,相繼推出Visa御璽卡與MasterCard鈦金卡,來取代白金卡,因而引爆了信用卡市場的新戰火。
MasterCard鈦金卡最早於96年中在台亮相後,卻停擺一段時間,完全沒有發卡,反而是讓Visa御璽卡搶了「頭香」,由永豐信用卡於96年底時率先發行「Signature御璽卡」,而隔(97)年初,聯邦銀行也隨即跟進,這時的鈦金卡仍不動聲色。
但到了97年上半年,白金卡權益陸續大縮水,鈦金卡的發卡銀行開始竄出頭角,其中玉山幸運鈦金卡、中國信託鈦金卡、國泰世華鳳凰泰金卡、富邦鈦金卡、永豐德安聯名鈦金卡等,迅速為鈦金卡加了5分,呈現5比2小贏局面。
御璽卡並也不甘勢弱,在同(97)年下半年開始,聯邦銀行復興航空聯名御璽卡、萬泰MoneyBack御璽卡、國泰世華尊榮御璽卡也都陸續上市,讓雙方比數拉平;而進入今(98)年初,台新銀行則同時發行「玫瑰御璽卡」和「太陽御璽卡」兩種卡別,為御璽卡再添兩分。
進入今年9月,戰局變得撲朔迷離,先是「無限卡一哥」大陣仗的發行首張結合商務卡及鈦金卡優惠的新光鈦鑽卡,將雙方比數拉近。
但本(9)月底玉山御璽卡卻低調發卡,推出首張只限男性申辦的御璽卡,目前御璽卡以8比6,小勝鈦金卡一籌。不過,第一銀行即將在下(10)月中發行鈦金卡,將會再度逼近御璽卡。
目前台灣有6家銀行發行御璽卡,共有9張卡,而鈦金卡則是6家銀行,發行6張卡,雙方可說是相當勢均力敵。
白金卡市場萎縮,而從御璽卡、鈦金卡所區隔出來的潛在客群,對銀行的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包括永豐銀行、國泰世華以及玉山銀行,都同時發行了御璽卡、鈦金卡兩種卡別。
由於MasterCard鈦金卡原本的定位是僅限「女性」所申辦,因此目前玉山銀行、國泰世華都限制只有女性才能申辦;而玉山新推出的御璽卡,再次將目標鎖定在「男性」,分眾化可說是實行的最為徹底。
有趣的是,這種分眾化的概念,比起不限性別的申辦方式,反而起了最大的效益。玉山銀行鈦金卡憑藉著「女性」的消費力量,上市一年多以來,發卡量已經衝上11餘萬張。
國泰世華的鳳凰鈦金卡也同樣有亮眼的成績,已經達4萬餘張的發卡量;台新銀行則是憑著底下兩張御璽卡,不到半年的時間,發卡數量已累計超過5萬張。
鈦金卡與御璽卡的出現,填補了白金與頂級卡之間的空白,以目前看來,兩方呈現勢均力敵,但各家銀行則在發卡量上暗自較勁。不管如何,只要銀行能給卡友更多權益,相信就能重新找回那些「失落」的客戶。
御璽卡與鈦金卡發卡銀行,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