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近來全球可說是天災不斷,亞洲稻米傳出供給減少消息,引發全球糧食短缺的危機,世界糧價恐將飆漲。投信公司分析,天候因素衝擊導致稻米供給下降,預期將會推升稻米價格,雖然目前庫存仍充足,但稻作減少的衝擊將在明(2010)年開始發酵。
今(2009)年,世界最大稻米進口國菲律賓,受到凱莎娜及芭瑪颱風的影響,稻米產值減少2.07億美元,占稻米產值的8.64%;而全世界稻米消費最大國的印度,則因為水旱災,今(2009)年秋收稻作產量預期較前年下降了290萬噸。
聯合國資深經濟學家Concepcion Calpe則預估,世界前五大稻米出口國庫存量,預期將會大幅下滑1/3。
元大農業商機經理人蔡佩芬表示,菲律賓受到風災肆虐的影響,米產量減少了56萬噸,農業重建之路相當艱困;價值達27.5億菲律賓幣的灌溉系統已遭破壞,政府勢必需要規劃大筆預算用於修復系統、安置農民及協助農耕,預期今年第四季到明年初稻米收成均降低。
除了往常的進口數量,菲律賓政府明年三至四月還需進口25萬噸的稻米應急,進口來源包括泰、越、中、澳、印、美等國。
蔡佩芬分析,雖然現在菲律賓政府仍有部份存糧可支應需求,但隨著庫存耗盡,轉而須仰賴進口時,在主要產稻國家,如印度及越南,農作均受天災影響產量降低之下,米價勢必飆高,發生的時點很可能落在明年3、4月。
回顧過去歷史,在2008年4月就曾因為稻米存量減少,使米價上漲至100磅25.07美元;以泰國稻米為例,稻米的價格從2007年開始急遽上漲,2007年底時每噸為362美元,但到了2008年4月,每噸漲到1,000美元,幾乎到達三倍之多;當時因糧食匱乏,在埃及、海地、孟加拉等地都曾發生食物暴動。
國際米價恐暴漲,所幸台灣仍處於安全範圍之內。農糧署指出,台灣在糧食方面,主要是採自給自足,並未從菲國進口,且目前國內稻米供應量穩定,並有安全存糧32萬公噸可以應急,可控制米價在合理價位。
至於今年台灣遭受到風災與蟲害,造成部分二期稻作可能減產;農糧署則表示,這仍屬於局部地區,全台總受損面積不到110公傾,減產量約4百多萬噸,佔二期收穫的43萬公噸,不到千分之一,因此目前國內不會有供需失衡的問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