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根據經建會一項報告指出,預估2018年時,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2.5%,意即每5人就有1名老人;其中,失能及失智人口恐由1998年的近40萬人,成長到2018年的81萬人。老人化社會已經來臨,你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規劃了嗎?
拜醫療科技發達之賜,國人壽命不斷延長,但無論是因疾病或自然老化,每個人到老終究需人照料,如果不幸罹患重大疾病,可能連進食、如廁、洗澡、行動等生活上的細節都得仰賴他人,這種「走不了又活不好」的情況,任誰都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但無奈世事難料!
因此,馬政府在上任後積極推動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經建會也已在日前提出「長期照護保險規劃報告」,依政府的初步規劃,預定2011年施行長期照護保險,而且採全民納保的方式,至於保費計算方式以及負擔比例,目前仍在研議中尚未定案。
政府計劃開辦長期照護保險,固然好事一樁,但既然是由政府開辦的社會保險,可以預期也是僅能提供基本的保險需求而已,如果民眾想要求更高品質的照護水準,還是得趁自己身強體壯之時,事先張羅妥當才行。
對老人而言,醫療是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健保不給付項目愈來愈多,許多新藥、新醫材都須患者自掏腰包。想讓自己不只活得久、還要活得健康,在各式商業保險險種中,醫療險絕對是基本配備,讓不幸住院時,可以藉由保險理賠金,享有更高的醫療品質。
不過,要提醒民眾的是,醫療險在疾病理賠部分通常設有等待期,通常為30天,也就是在投保後第31天發生的住院醫療費才予理賠。由於疾病是不等人的,而且年紀越大生病機會愈高,民眾還是早一點投保的好。
擁有健康的基本配備後,如果經濟情況許可,諸如重大疾病險、長期看護險都是可以考慮再加購的保險商品,讓自己無論是罹患腦中風、帕金森氏症等重大疾病,抑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時,都不用再擔心經濟問題,將醫療照護支出轉嫁給保險公司,享受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本專欄固定每週一、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