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今(12/1)日參與兩岸金融研究發展研討會時指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正由兩岸商業銀行緊鑼密鼓準備中,目前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協商進度,已超過50%,只剩商業銀行間的技術性問題要克服,並希望能在明(2010)年簽訂ECFA之前實施。
胡曉煉今日受邀參加第15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在開幕致詞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作以上表示。
至於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是否能在年底前簽訂,台灣央行高層回應相當低調,僅表示「ECFA和貨幣清算是兩個不同的issue,時程上沒有具體關聯」,至於兩岸央行高層是否會藉此機會見面,央行高層表示,目前雙方沒有接觸,其餘一切問題,皆不予回應。
胡曉煉則指出,兩岸一旦順利建立貨幣清算機制,好處相當多,首先將有助兩岸觀光,其次銀行將可降低取得人民幣的成本,過去外商銀行所賺到的利潤,可直接回饋給兩岸的銀行。
據了解,現在銀行所持有的人民幣現鈔,主要是透過美國銀行(BOA)與匯豐銀行(HSBC)進行買賣交易。胡曉煉進一步表示,若兩岸清算機制建立,透過兩岸商業銀行渠道提供貨幣兌換、現鈔調運,而不透過拋補銀行,可使銀行降低成本,而銀行成本若降低,自然就會反映在民眾買入或賣出人民幣的匯價上。
不僅如此,胡曉煉也認為,透過銀行的清算,有助於提供更整潔的鈔票,同時,對於偽鈔防治更有效果。兩岸清算機制主要是透過商業銀行直接交易進行,目前商業銀行也就細節的安排來討論,只剩下一些技術性問題須克服,如:現鈔調運、銀行之間帳戶的開設以及統計等,都是技術層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