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經濟部公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達31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7.11%,主要是因為去(97)年基期受金融海嘯影響而偏低,使得今(98)年11月外銷訂單金額有驚人成長,年增率為史上第六高。而11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更是高達31.46%,創下30年來的最高紀錄。
11月外銷訂單金額超過312億美元,經季節調整後的年增率為36%,以主要接單貨品觀察,去年同期間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比較基期過低,使得各項產品的年增率均偏高。
其中,以電子產品增加22.9億美元,增幅43.23%影響最大;資訊與通信產品增加21.7億美元,增幅33.91%次之;精密儀器等產品雖僅增加13.7億美元,但增幅達97.93%,這是因為今年第三季開始精密儀器的需求強勁,且去年同期訂單金額銳減所致。累計今年1到11月,外銷訂單金額是2,90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02.2億美元,減幅縮減至12.15%。
主要接單地區,前三大依序為:大陸及香港,金額78.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73.32%,以電子產品增加9.8億美元最多;對美國接單6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8.7%,以資訊及通信產品增加7.1億美元幅度較大;歐洲接單59.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74%,是自去年11月以來,首度轉為正成長,其中又以資訊與通信產品增加3.5億美元的增幅最大。另外,對東協六國的接單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63%。
11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由10月的7.07%,躍升至31.46%,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比較基數偏低,加以全球景氣緩步回溫,帶動外貿市場買氣趨於活絡,國內消費及投資同步回升所致。
此外,根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預期12月的接單狀況顯示,預期12月接單將較11月增加的廠商家數比率23.41%,預期減少的為27.69%,持平者占48.9%;以家數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7.86,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則為46.47。
經濟部解釋,動向指數是介於悲觀衰退與中性持平之間,加上觀察我三大主要接單貨品廠商對12月接單的看法,電子產品接單狀況顯示約略持平,資訊通信產品與精密儀器接單成長力道稍弱,預期下月接單金額將會略微減少,預期12月外銷接單金額大約在308億美元左右,預估全年接單金額3,200億美元,年增率負成長幅度,也將降至個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