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美食檔案》素食宋代放異彩 春天招牌現美味
素食變化手法多 添加葷料大罪過

春天素食的港式點心,小巧玲瓏、內餡飽滿(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前一陣子,素食違法添加動物成分的事情,引來不少素食人士恐慌。但其實豆腐、麵筋好好燒,何嘗不是美味?而且推敲起來,在宋代,素食料理就開始大放異彩,當時的古人們,可不會這樣動歪腦筋呢!

 

  例如齊民要術裡,就寫著把麵片兒浸水,以洗出麵筋的作法。而麵筋呢?詩人陸游則曾記述,把豆乳、麵筋、牛奶蜜漬的吃法。甚至根據考據,在北宋、南宋時,就有不少賣素食的舖子。

 

  像是巧妙利用麩(麵筋)、竹筍、菇類等,做成素肉包、山藥丸、筍絲麵筋、雞、鴨、魚、肉、素腰花、煎素腸、素肉骨頭等食品,都是既可佐膳、又能成席的菜色。

 

  此外,宋朝跟清朝也曾有果物入素菜的記載,諸如蘋果炒馬蹄、雪梨香橙、櫻桃煎之類,那時在寺廟裡就已經發明了。因此再搭配各式蔬、豆、乾貨做成餚饌,便能夠充分彰顯出素食的風貌。

 

  反觀現在的素食工廠,每隔幾年就會傳出摻雜肉食的消息,令人不禁搖頭,這些人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是否太過急功近利了呢?

 

  但除去那些來源不明的問題半成品不說,有時若是到一些時髦的自助式素食餐廳吃飯,倒是可享受到很棒的飲食體驗。

 

  以春天素食來講,招牌的杏仁茶搭油條、龜苓膏、何首烏素補湯、香椿炒飯、素鵝、三杯杏鮑菇、燴豆腐腦、現炒絲瓜、地瓜葉、辣味臭豆腐等,雖然不是獨創菜色,但整體吃起來油氣不重、調味剛好,頗適合怕吃鹹的人。

 

  再者,這兒的素肴肉配薑絲、芥末四季豆小菜,也很爽口、值得一試再試,回味頗深。還有素餃、蘿蔔糕、甜芋泥、珍珠丸,滋味豐美,天冷時若搭著擔仔麵(麵量最好減半,否則就飽了)呼呼吃下,暖意十足。

 

  至於港式點心方面的腸粉,又嫩又香。叉燒包小巧玲瓏,內餡滑綿飽滿、皮鬆軟且不卡喉,水準頗高。若有外賣,真想帶回家慢慢享用。(春天素食和平店,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773樓,電話02-2393-028802-2393-2256)

 

  由此可知,從古至今,素食變化的手法何其多,好吃跟添加葷料,真的不是等號。況且,吃素的人多半有宗教信仰,害別人心生不安,可不是有形的罰則可以彌補的呢!

 

《本專欄固定每週一、四刊出》

【2009/12/28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