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低物價的好康日子,可能就要過去了,因為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開始轉為正成長。主計處5日發布99年1月份物價概況,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29%,創下11個月以來首次出現的正成長。由於今(99)年農曆過年落在2月,因此2月的物價,還會再上揚,預估1、2月的物價水準,也將較去(98)年同期來得高。
1月CPI年增率上漲0.29%,主要是因為油料費、燃氣,以及菸品價格相對去年為高,但去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褓姆禮金、機票、計程車資、團外旅遊團費等基期較高,交互影響之外,CPI還是上漲了0.29%。
不過,剔除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之後,核心物價下跌1.1%,除了持續走跌之外,跌幅還擴大。1月份CPI的上漲,絕大部分來自於油料費及燃氣費的走揚,油料費漲36.67%,燃氣費漲18.82%,因油料費及燃氣費都直接反映國際原物料行情所致。其餘則是因業者為了因應市場競爭,即使原物料價格大漲,也沒明顯反映。
而核心物價下跌,還有一項原因,就是服務類價格跌1.86%,下跌的原因則是去年農曆過年落在1月,基期比較高,褓姆費及計程車都循例加價,而過年旺季的旅遊團費及機票,也都明顯上漲。而核心物價是去除能源類價格後計算,排除了物價上漲最主要因素的能源價格,因此核心物價就呈現負成長。
至於2月物價,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表示,今年農曆過年落在2月,跟去年落在1月不同,所以2月CPI年增率是一定會上漲,如果將1、2月合計觀察,也是今年物價比去年高,因為今年1月都已經轉為正成長了。
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為6.68%,已連續3個月為正成長,增加幅度也是97年9月以來最大。主要是因為油品及化學材料等價格走高所致,其中國產內銷品漲9.46%,進口品漲8.82%,出口品漲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