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
安全帽顎杯易割頸 5成2業者違規販售
頤帶上不得裝顎杯 近八成民眾不知新規

自去年起已明令安全帽不得裝顎杯(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許多機車族戴安全帽時,習慣將下巴護墊調整到正確位置再上路,但此舉卻反而容易造成割傷頸部的意外。其實自去(98)年元旦起,政府已規定安全帽在頤帶上不得裝顎杯,不過據消基會調查,卻有52業者仍違規販售,且有近八成民眾不知此新規定;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應加強宣導新法規,並將所有違規商品下架。

 

  消基會接獲消費者一起意外受傷的申訴案例,去年3月間,有一名機車騎士發生擦撞,身上無嚴重擦撞傷,但由於摔倒時下巴先著地,當時頭上戴的安全帽的下巴護墊(即顎杯)割入下巴,造成嚴重傷口,共縫了20餘針。這案件讓消基會頗為關注,並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新法上路1年,高達78%的人對於新規定根本不知情,並有69%的民眾不知顎杯容易在撞擊時,造成安全帽脫落或割傷頸部的意外。此外,有23%的民眾是在新規上路後購買安全帽,其中卻有高達52%的安全帽於販售時裝有顎杯。

 

  消基會呼籲,政府應加強宣導並下架帶有顎杯的安全帽,等到去除顎杯完畢後再行販售,且加強抽檢去年元旦後製造的安全帽。而消費者則應自行將顎杯拆下,或是購買合格商品。

 

  同時,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強調,據德國漢諾威醫學大學交通事故研究,機車安全帽在各種摔車的情形下,騎士下巴有35%的機率會遭到撞擊,代表若戴非全罩式安全帽時,35%的機率會傷及下巴。因此也建議消費者應改用全罩式,才能保障行車安全。

 

  此外,調查並發現,民眾使用的安全帽上仍有13%未貼有「商品檢驗標識」或「驗證登錄標識」。對此,消基會副董事長蘇錦霞呼籲,消費者在選擇安全帽時,不應僅是選擇外觀好看,應認明有貼國家檢查標籤的產品,「安全」絕對要優先考慮。

【2010/02/24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