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當你朝夕相處的親人得了絕症,並且日漸病入膏肓時,你要怎麼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即便對於大人都是殘酷考驗,而對於孩童或青少年而言,更可能造成他們心中長久的創痛。
「哈佛人出版社」發行的《最後的夏天》,就是在描述這樣一個生離死別的故事。主角梅格是一個國中女生,但她有一位集各種優點於一身的姐姐茉莉,茉莉有著美麗的外貌、開朗的個性和極佳的人緣。
梅格的爸爸因為必須專心進行寫作,就帶全家人搬到鄉間居住,但是無情的命運卻突然降臨,茉莉因為大量流鼻血而被緊急送入醫院,檢查的結果竟然是血癌,雖然經過醫生們的全力救治,也無法挽回茉莉逐漸消逝的生命。
看著茉莉一天天衰弱下去,梅格從開始的懵懵懂懂,逐漸發現了殘酷的真相,雖然她無法改變姐姐的命運,但梅格最後卻以成熟的態度,坦然面對茉莉的死亡。
哈佛人出版社編輯提摩西表示,「生與死」其實是個很深沉的題材,而且以青少年的心智成熟度,也許還不能完全明白生離死別的痛苦。但作者露意絲‧勞威卻很細膩巧妙地呈現這樣一個主題。
提摩西指出,勞威女士從頭到尾都用主角梅格的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雖然她隱約知道姐姐出事了,但在父母親的隱瞞下,她從來不知道茉莉得了血癌,只是覺得姐姐怪怪的,好像完全失去活力一般。
但當梅格知道這樣一個令人痛苦的事實時,她透過父母親的安慰,還有自己對生命的體悟,終於有勇氣面對姐姐的過世,她最後也認識到生命的本質。
提摩西強調,就是因為透過青少年的眼光看事情,讓這樣一個沉重的主題,容易為青少年所接受。若想進一步了解《最後的夏天》,可上「哈佛人出版社」官方部落格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