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主計處公布2月失業率為5.76%,較1月小幅上升0.08個百分點,雖然經濟數據指向景氣回溫,但失業率不減反增。主計處分析原因,失業率調查是在農曆春節之前,而在農曆春節前就部分臨時性或季節性工作結束,使得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上升。
主計處強調,2月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增加7千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與初次尋職的失業者,也都增加2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則是減少2千人,已連續8個月減少。從失業原因分析,造成2月失業率增加的原因是短期性的季節因素。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5.65%,較1月下降0.08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下降。
至於3月份失業率,主計處表示,3月調查的失業情況也會包括2月農曆春節後,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的人,因此3月失業率還是會有上升的可能。不過,如果企業主3月開放的工作機會增加,還是不排除失業率可能會下降。
至於有無可能達成行政院長吳敦義年底失業率降到5%以下的目標?主計處表示,要很努力,因為失業人數要減至55.6萬人,就業人數要增至1,059萬人,也就是說,失業人數要比2月減少7.8萬,就業人數要比2月增加21.7萬人,才能達成行政院的目標。
2月就業人數有1,037.3萬人,較1月減少1.5萬人,減幅0.14%,其中教育服務業與其他服務業均減少7千人,營造業減少6千人,批發及零售業則增加5千人,若與去年2月比較,就業人數增加14.9萬人,增幅1.46%。
失業超過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人口,2月有11.8萬人,較1月增加了3千人,也創下歷史新高;45歲至64歲的中高齡失業人數,有14.4萬人,較1月又增加了2千人。不過,主計處強調,中高齡就業人數有明顯的增加,中高齡失業人數有350.8萬人,較1月增加1.1萬人,這是因為整體人口結構改變所致。
此外,統計99年1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達654.1萬人,是13個月來的新高,連續8個月正成長,顯示企業僱用意願續呈增加,而1月份的加班工時為8.6小時,也創下17個月的新高。
至於薪資,1月平均薪資53,812元,年增率負成長20.94%,這是因為去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廠商去年集中在1月發放獎金所致;1月經常性薪資36,250元,年增率3.88%,為近3個月最大增幅,但這是因為去年基期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