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金融海嘯過後,全球都開始重視理財教育的重要性,根據一份最新親子理財調查顯示,金融風暴暫歇,擁有零用錢的小朋友比例明顯回升,且有逾5成的有記帳習慣,努力存錢的主因則是為了追求夢想,顯示兒童理財意識正日益覺醒。
花旗基金會、如果兒童劇團日前委託政治大學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進行「2009年親子理財大調查」,結果發現56.1%的小朋友有零用錢,兒童平均的零用錢金額為每週110元,並有71.8%的小朋友表示拿到零用錢之後會存起來,較2008年的33%大幅增加1倍。
而驅使孩子們存錢的動力也是五花八門,67.1%的孩子存錢是為了要完成夢想,也有小朋友單純享受存摺數字增加的成就感,甚至有小朋友存錢的動機是為了得到更多零用錢。
在家長的部分,儘管有記帳習慣的家長比例減少,但是會編列預算的家長比例,卻有小幅提昇。家庭的財務狀況也獲得改善,月光家族的比例從24%降至16.2%。會教導並鼓勵孩子記帳的家長從37%增加至42.1%,幫小朋友規劃買保險的家長比例則從69%增加至84.8%,顯見金融風暴不僅提升了親子的風險意識,也強化了對理財的重視程度。
不過,調查也顯示,有51.7%的小朋友表示需要零用錢,但實際情況是依舊有43.9%的小朋友沒有零用錢;探究小朋友需要用錢的原因,主要是碰到緊急的狀況自己可以先處理(73.7%),或是可以拿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40%),僅5.9%的小朋友認為零用錢的效果是學習理財。
但是,大多數的父母(58.6%)卻認為小朋友不需要零用錢,主要的原因是孩子需要的東西,爸媽都會幫他們準備好了。如果有零用錢,父母最希望的是可以透過零用錢,練習管理金錢與理財觀念(72%)。
花旗(台灣)銀行分行業務北區負責人洪志成表示,零用錢不是為了滿足孩子需求,而是能讓孩子學習財務自主、學習思考錢的用途與分配;這不僅可以幫助小朋友培養記帳習慣、了解「現金流」的最好方式,父母親也能夠藉此說明儲蓄、延緩消費及財務規劃等重要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