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主計處發布今(99)年3月份失業率為5.67%,較2月下降0.09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5.64%,同樣也微幅下降了0.01個百分點,已連續7個月下降。主計處表示,國內景氣漸趨好轉,勞動市場逐漸復甦,且在農曆過年後的3月,也有年後轉職潮的現象出現。
3月份的失業人數是62.4萬人,較2月減少1萬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減少1.4萬人,減幅4.54%,是連續9個月的下降以來,最大的減幅,顯示就業市場的景氣逐漸復甦當中;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增加3千人;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增加2千人。
3月份的就業人數為1,038.4萬人,較2月增加1.1萬人,其中製造業與公共行政業的就業人數各增加5千人,批發及零售業與住宿及餐飲業,則因為農曆春節前後部分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分別減了了4千人及2千人。若與去(98)年同期相比,就業人數增加了16.4萬人,就業市場嚴峻程度已獲得改善。
3月份45歲到64歲的中高齡者就業情況,就業人數有351.6萬人,較2月增加8千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1.9萬人;中高齡的失業人數是13.9萬人,較2月減少5千人,較去年同期也減少了2千人。與金融海嘯衝擊下的中高齡就業市場相較,現在就業增加,失業減少,中高齡的失業問題改善不少。
另外,統計1、2月份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平均薪資為60,442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0.62%,是近18年來同期最大的增幅;經常性薪資為35,912元,也較去年同期增加2.64%,是近10年來同期最大成長幅度。
扣除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29%,實質平均薪資增加9.21%,則創下近20年來同期最大增幅紀錄;實質經常性薪資也增加1.33%,是近8年來同期最大增幅。主計處分析原因,主要是受到去年比較基期偏低,以及景氣逐漸恢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