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台股上週受美股重挫影響,單週下跌107點,以8004點作收。不過,法人表示,大盤在短暫回檔後,很快又回歸財報等基本面,本周進入電子股的超級法說週,偏多格局仍未改變,有利台股後市盤堅。
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諶言表示,雖然台股上週前半週受到美國高盛事件,以及中國房市調控而面臨回檔壓力,不過在國內外利多消息仍多的情況下,台股還是維持盤堅走勢。從近一週法人進出狀況來看,外資僅微幅賣超2.38億元,顯示外資仍不算看壞台股後市。
由於財報效應升溫,支撐美股回穩,加上美國科技業獲利普遍優於市場預期,連帶激勵台股盤堅向上,擺脫高盛事件和中國房市調控政策等的干擾,盤面表現也逐漸回歸反映經濟和財報利多等基本面行情。
諶言指出,雖然信用違約交割利率受希臘債信事件影響,而出現短暫走高現象,不過若觀察近期歐股和全球市場表現,除了歐股有受到影響外,全球其他市場仍在「走自己的路」,反映其基本面,加上台股近期走勢與美股連動性較高,故在美股回穩支撐下,台股可望持續反映相關財報和基本面利多題材。
在科技產業利多消息方面,諶言指出,包括:北美半導體協會公布的3月份半導體設備B/B(訂單出貨比)值為1.19,連續九個月站穩1大關,而且半導體設備接單金額,也已回到2007年底水位,反映半導體產業成長態勢。
DRAM方面,日本DRAM大廠去年財報由虧轉盈,優於市場預期,亦反映出半導體產品銷售出現好轉、市場回溫狀況;有關DRAM價格在4月下旬合約價部分,其中DDR2上漲2.46%,DDR3持平,而PC大廠近期有意降低DRAM搭載率,以降低成本壓力,供需仍偏緊。
諶言表示,美股進入密集財報周,雖然有部分企業財報表現不如預期,但整體而言,包括蘋果等企業財報均優於市場預期,好消息多於市場雜音。台股隨著重量級法說陸續登場,財報及產業前景較佳等題材,仍可望持續發酵,有利大盤後市表現。
在總經方面,也陸續傳出好消息。經濟部公布3月份外銷訂單金額,受惠全球經濟復甦,以及受惠中國香港接單成長5.1%的挹注,創歷年單月新高,加上大陸將實施第二波家電下鄉計畫,也反映出第二季電子業可望「淡季不淡」,今(99)年沒有「五窮六絕」的氣氛。
另外,根據IMF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三個月來第二次上調對世界經濟今年的增長預測至4.2%;其中,成熟國家上修0.2個百分點至2.3%,新興經濟體上修0.3個百分點至6.3%,其中台灣經濟成長率更獲調升至6.5%,前景樂觀。
展望未來,諶言指出,台股部分個股公布第一季財報,表現優於預期,目前上游原材料及零組件如DRAM、被動元件、封測等供應仍吃緊,在景氣持續改善、基本面與獲利轉佳的情況下,台股仍能繼續盤堅走勢。包括LED、IC設計、DRAM產業前景長線向上趨勢不變,投資人可伺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