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帶孩子上音樂課時,我把車子停在路邊等待孩子下課,突然間有個60幾歲的婦女輕敲我的車窗。我問她有事嗎?她說她正在找工作,詢問我家是否有需要幫忙打掃,我委婉的告訴她沒有這需求時,只見她默默的轉身離開,前往下一台車重複同樣的詢問動作,她的背影我到現在還無法忘掉,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一個老年人要用這種方式找工作,我想她應該是走投無路了才會如此,對照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趨勢,類似這樣的狀況,未來都有可能出現在你我周遭。
過去我們曾經很自豪的認為在台灣不會有餓死的人,可是隨著貧富差距擴大、失業率上升,路邊賣玉蘭花的人、開計程車的人、發傳單的人都越來越多。過去當我看到新聞報導某某家庭繳不起一個月幾百元的營養午餐費時,我會想「怎麼可能連幾百元都沒有?」,可是看到周遭的人生活越來越困難,我開始意識到「貧窮弱勢」已經不是少數個案,而開始有普遍化的趨勢。
有次我搭乘計程車,我聽到一位計程車司機在講電話,內容大概是「小孩子明天要繳的700多元,我今天會想辦法拿回去」,代表這位司機先生的家庭目前拿出700元是有困難的,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這些家庭陷入困境?隨著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弱勢家庭的問題已經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
筆者長期都會透過民間的慈善基金會,捐助偏遠地區孩童的學費及營養午餐費,偶爾也會接到這些小朋友的來信。其中有兩個小孩給我的信是這樣寫的:「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是我很感謝你,讓我在爸爸失業後還能繼續上學吃營養午餐」。這一字一句都讓我感到心酸,我只能透過有限的力量去幫助這些人。
隨著貧富差距過大生活過不下去的人,將會越來越多。筆者呼籲有能力的讀者,多多協助社會上的弱勢團體。每當歲末年終許多慈善團體都會發起募捐活動,如果你今年過的還不錯,那麼不妨多捐一點錢給這些團體。
那個敲我車窗找工作老婦人的背影,始終在我腦海揮之不去,讓我們一起發揮愛心,協助這些弱勢的人走出困境吧!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