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今(100)年春節長假落在二月份,以及228連假的影響,二月信用卡的簽帳金額,比起上(1)月足足少3百多億元,下滑了2成1,也較去(99)年同期衰退近28億元,年成長為負的2.36%,不過仍為歷年來同期的次高紀錄。而且流通卡量及有效卡量也持續上升,顯示信用卡市場還保持熱絡的市況。
根據金管會公布二月份信用卡揭露資料顯示,國內36家發卡機構的流通卡數約有3,087萬餘張,比上月大增10.5萬張,已是第10個月的上升,而有效卡數則僅比上月略增9,168張,達到1,959萬餘張,使得有效卡率下降至63.45%,是去年6月以來的首度下滑。
2月份整體新發卡量為30萬4,469張,整體停卡數則有21萬7,924張,淨發卡數(發卡量減停卡數)為8萬6,545張,持續保持正數。其中,永豐銀行以當月發出10萬6,668張卡,首度登上發卡王寶座,不僅包辦2月整體三分之一的新卡量,更遠遠拋開其他銀行,竟比第二位的中國信託(28,422張)多出7.8萬張,高出3.8倍之多。
永豐銀行消費金融處資深副總江威娜表示,除了永豐鈦豐卡持續發酵外,主要是因進行合併前永豐信用卡的換卡作業,預計將會持續到五月份。由於部分原卡友設定有自動扣款功能,因此停卡數會陸續於爾後的月份顯現。
第二至第六名新卡量都只有2萬張之譜,包括中國信託(28,422張)、玉山銀行(24,855張)、國泰世華(21,731張)、花旗銀行(20,479張)、台新銀行(20,105張),顯示2月份工作天數較短,對於銀行有頗大的影響。
在二月停卡方面,僅有中國信託(22,537張)、花旗銀行(21,207張)超過2萬張。而澳盛銀行在失去華航卡後,發卡量逐月下滑,停卡量卻維持高檔,2月的淨發卡數就為負的16,492張。另外,台北富邦則因財神卡、阪急卡的新卡「蜜月期」進入尾聲,使得發卡量遽減至13,303張,但從數據上並未發現有大量停卡出現,2月(17,598張)反較上月(19,107張)及去年同期(20,012張)為低,不過淨發卡數卻是去年5月以來首次的負數(-4,295張)。
整體有效卡率下滑至63.45%。其中第一位的花旗銀行也下降至81.92%,第二位的台北富邦倒是小升至73.83%,而渣打銀行(73.08%)、第一銀行(71.31%)則保持在七成以上的動卡率,其他像是中國信託(68.51%)、永旺信用卡(68.34%)、匯豐銀行(67.82%)、國泰世華(67.62%)、兆豐商銀(65.86%)、華泰銀行(65.76%)、三信商銀(64.47%)、彰化銀行(63.81%),都優於平均值。
2月信用卡簽帳金額因春節長假而減少,再加上228三天連續假期業績併入三月的影響,刷卡量僅有1,136億餘元,比上月大減314億元之多(-21.67%),所幸民間消費力暢旺並未衰退,仍創下史上同期次高紀錄,僅比去年2月減少27.5億元(-2.36%)。
因此,也使得刷卡量前六強的簽帳金額全數衰退,中國信託降至200億元(市佔率17.64%),仍持續稱霸;花旗銀行同樣萎縮至152億元,不過市佔率上升至13.41%;國泰世華有122億元(市佔率10.70%)排第三;第四位的台新銀行也有百億元的表現(104億元,市佔率9.18%);而台北富邦以90億元(市佔率7.95%)超前玉山銀行的89億元(市佔率7.83%)。以上六家銀行簽帳金額市佔率合計超過整體市場的三分之二。
2月整體循環信用餘額持續減少,來到1,770億元,再比上月下降14億元,若與94年11月史上最高紀錄的4,952億元相較,只剩下三分之一強,減少了3,183億元之多,也就表示持卡人的繳款習慣,已逐漸以一次繳清為多,銀行賺取循環利息的空間變小。
其中,仍以花旗銀行為大宗,循環信用餘額有347億元,市佔率為19.59%,其次是中國信託的204億元(市佔率11.50%)。而玉山銀行(173億元,市佔率9.79%)及國泰世華(169億元,市佔率9.57%)都與中國信託僅有一步之遙;至於台新銀行(132億元,市佔率7.45%)、遠東銀行(110億元,市佔率6.24%),餘額也在百億元以上。
2月份整體預借現金滑落到僅剩15億餘元,中國信託(4.1億元,市佔率27.20%)與花旗銀行(2.5億元,市佔率16.40%)兩者合計市場佔有率高達43.60%。
通膨壓力與日本震災是目前消費力最大的影響因素,預期刷卡量也將受到衝擊,再加上去年3月簽帳金額比較基期頗高,3月份難再有高度的成長,尤其奢侈稅等一連串打房效應,恐對民生消費有一定程度的抑制,都將成為信用卡市場未來發展的不確定因子。
二月份信用卡發卡前十名,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