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物價飆升一觸即發,對於政府帶頭油電雙漲的做法是對是錯,人民心中自有公評,畢竟日子還是要靠自己過下去的。但是政府老是喜歡講台灣油電價格及物價,跟亞洲其他國家比起來還是便宜,我就不禁想問,為什麼不說台灣的薪資,跟其他先進國家比起來也是低的呢?
我們一再說要超越日韓,也常常拿這兩個國家來跟台灣比較,什麼都比了,卻不願意去面對我們薪資水準大幅落後日韓的事實,這是什麼樣的心態?
筆者最近剛好有日韓的廠商來台拜訪,他們的反應是台灣物價的確比較便宜,這算是一種稱讚嗎?這感覺就好像是十幾年前台灣人到大陸旅遊,認為當地的東西很便宜一樣。
但是聊到台灣的大學畢業生起薪不到三萬元時,這些日韓朋友直呼,那要怎麼過生活?所以人民的平均日常薪資水準才是重點,所得增加才能夠對抗物價的波動,否則政府只能一再告訴我們痛一下就好了,薪資如果不能向上提升,那麼這樣的痛,就不會只是一下子,而會是很長一陣子。
至於,韓國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網路上有很多版本。根據我實地了解,超過台幣四萬五千元是幾乎肯定的,日本的起薪也在6萬左右,針對這些數據,有些人會抱著酸葡萄心態說「他們的物價很高呀!」。
這點是沒錯,因為我剛從韓國回來,發現他們一餐大概最少都要200元才能打發,所以我實際問了韓國的朋友,他出社會工作將近五年,目前月薪約合台幣7萬元左右,在首爾租房子一個月要2萬8千,日常生活開銷在省吃儉用的情況下,也要花費2萬元,再扣除其他一些開銷,每個月還可以存下約1萬8。
各位不妨找一下身邊工作將近五年的朋友問問,在台灣每個月可以存下1萬8千元嗎?韓國物價雖高,但是薪資水準卻可以讓人民感受沒有那麼辛苦。就人的心理層面來說,薪資是賺進來的,數字高一些心裡也比較好受,當人的心理好受,至少可以沖淡一些物價上漲的痛苦。
物價上漲與否不能操之在己,要賺多少錢卻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在萬物齊漲的同時,也希望台灣有一天的薪資水準,可以趕快追上日韓兩國,我們也才可以早日脫離物價一天比一天貴的噩夢。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