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花旗合併華僑銀行後,正式更名為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從去年十二月一日起,所有僑銀的招牌,全面更換完成為「花旗(台灣)銀行」,對於原僑銀信用卡友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手上的僑銀信用卡還能不能用。
花旗為求整併作業順利進行,在幾個月前開始停發僑銀旗下所有信用卡,而花旗也保證卡友的權益不會受損,會繼續提供相關服務,而想要在新申辦信用卡的客戶,則會建議申辦花旗銀行信用卡。
而手邊卡片到期的卡友,想要換發新卡,花旗則會傾向於輔導卡友,轉辦美商花旗旗下的信用卡,若是卡友不願意以他卡代替,未來在收到新發的信用卡卡面上,則可以看到卡面上秀上花旗(台灣)的LOGO。
花旗銀行台灣區總經理管國霖認為,這些原先由僑銀所發行的信用卡,多半使用率偏低,對銀行的效益不高,未來會繼續發卡的機率不高,反而以開發新的商品,才是對於卡友與銀行雙方都有利的作法。
這也意味著,僑銀信用卡都將步入歷史,過去那些聯名發行的卡,也將不復存在,永遠消失在花旗(台灣)的信用卡版圖中。
也因為美商花旗「凍卡」措施,錯失了大潤發聯名卡,讓這塊已在嘴中的肥肉不翼而飛,雖然花旗不願對此多做回應,但從內部人員口中可以感覺出,花旗對於這張聯名卡拱手讓人,確實感到遺憾。
銀行和其他產業聯名發卡,所付出的成本較高,一向對於發行聯名卡興趣不高的花旗銀行,也在新的一年醞釀發行市場上需求度頗高的聯名卡。
管國霖表示,要發聯名卡就要成為市場上的領導品牌,最快在今年第一季,這張力道十足的聯名卡,就可以正式問市。
美商花旗銀行原有11個分行據點,在取得僑銀的55個據點之後,將讓消費者更易取得相關金融服務,而實際上也要在未來讓花旗台灣,從骨子裡都要變成美商花旗。不過受限於系統、制度上的整併,還需要磨合期,雖然金管會未設定期限,但花旗還是自訂目標,預計在明年中可以正式整併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