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放消費券刺激經濟,但由於市場與信用卡重疊,使得銀行業者幾乎「挫咧等」,預期原本就已經受到不景氣影響,逐漸衰退的簽帳金額,恐怕會「受重傷」。不過根據銀行內部觀察,受衝擊的只限於一般卡,而鈦金卡、白金商務卡、世界卡等頂級卡種,簽帳金額反呈逆勢上揚。
今(98)年一月,包含了九天的農曆新年假期,根據過去經驗,應該屬消費旺季,信用卡業務應該可大賺一票,但不巧碰到史無前例的「消費券」,使得民眾在使用信用卡上產生排擠效應。
台北富邦銀行表示,雖然金管會尚未公佈一月份銀行的刷卡狀況,但私下瞭解發現,前十大發卡行的簽帳金額,幾乎都掉超過10%左右,消費券影響立即顯現。
台新銀行信用卡事業處資深副總邱豐凱也指出,消費券與信用卡市場幾乎是重疊,以百貨公司為例,過去付款方式主要分為現金與刷卡兩部份,而現在消費券幾乎「吃掉」信用卡的業績。
雖然先前曾有調查指出,多數民眾除了3,600元消費券外,平均額外又多支出超過4,000元來響應政府政策,但是實際上看來幾乎以現金為主,信用卡並沒有因此受惠。
不少民眾就坦承,因為消費券無法找零,所以在購物時,會搭配部份現金使用,由於差額可能不大,所以比較少想到會去刷卡。
不過,台北富邦表示,從行內資料顯示,簽帳金額萎縮只限白金卡、金普卡,而像是鈦金卡、白金商務卡、世界卡的頂級卡,一月反而穩定小幅上揚,平均刷卡金額超過10,000元,顯示高收入族群拿到消費券後,花錢還是不會手軟。
以目前態勢來看,消費券與信用卡已處於「競爭關係」,但已經有不少民眾表示,早已把手中消費券花光。因此未來對刷卡的影響,將會慢慢減少,只要大環境隨後復甦,民眾消費意願增加,信用卡簽帳金額還是有機會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