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22日發布今(99)年5月份失業率為5.14%,是近17個月以來的新低,主計處表示,已經回到97年9月金融海嘯影響初期時的就業水準。但隨著畢業生紛紛投入職場尋職,6月起失業率將會逐漸回升。
隨著全球景氣逐漸復甦,我國進出口與外銷訂單表現逐漸增温,企業人力需求增加,加上有政府推動的各項促進就業措施,5月就業人數為1,045萬9千人,較4月增加4萬5千人。
5月仍有56萬7千人失業,較4月減少2萬6千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減少1萬9千人,是連續11個月減少;5月份失業率為5.14%,較4月下降0.25個百分點,也較去(98)年同月則是下降0.68個百分點,經調整季節變動因素後的失業率為5.22%,較上月續降0.21個百分點,是連續第9個月呈現下降。
由於以往每年失業率多自5月起開始上升,但今年5月失業率不升反降,主計處表示,主要是景氣復甦,企業用人需求增加,加上政府推動短期促進就業措施、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辦理就業博覽會等,如果沒有政府推動的促進就業措施,5月的失業率應會達5.55%以上。
一般來說,受到畢業生投入職場尋職影響,6月至8月的失業率將會向上攀升,一直到9月才會漸漸消化完畢,因此,預估6月起失業率將會逐漸回升。而以過去年3年的經驗來看,6至8月的失業率約將增加0.22至0.31個百分點。
根據主計處統計,5月失業者的平均失業週數為30.8週,與上個月持平,其中失業達1年以上的長期失業人數有11萬1千人,較4月減少3千人,但初次尋職者的平均失業週數為36.6週,則比上月多了1.6週。
如果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台灣的失業率雖遠低於美國的9.7%、加拿大8.1%、英國7.9%、德國7.7%,但仍高於日本的5.1%,也遠高於亞洲四小龍的香港的4.6%、韓國的3.2%,以及新加坡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