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
  CardU首頁 > 焦點新聞 >
【達人專欄】
美食檔案》美食美酒眾樂樂 大啖雞酒別晃頭
戒酒者不碰含酒菜 宣導酒害教育民眾

記者  陳璐璐  報導   2010/06/24  
冬夏都熱賣的麻油雞,常加入大量米酒調味(圖/卡優新聞網)

  有人說:啤酒就是要熱熱鬧鬧地喝,才過癮。所以到了啤酒屋,琳琅滿目的好菜加上酒,沒喝到茫,等於是白來了!還有,無論冬夏都熱賣的麻油雞,若不是下酒夠重本,哪有人吃?如今,連台酒本身也看好此商機,推出了紅標米酒麻油雞泡麵,還強調裡頭真的有「晃頭仔」,吃了一定香。

 

  而說也奇怪,每個人的第一口酒,大概都是在國人習慣「美食、美酒、眾樂樂」的情況下品嚐到的。所以大家對於酒很少有戒心,自然也不會把藥酒、雞酒當做喝酒。因為那是補品,不算喝酒!

 

  甚至部分婆婆媽媽做補品時還認為:酒是藥引,喝酒可以行氣,坐月子餐時會放得更濃,完全忽視了對產婦哺乳時的危險。

 

  可是,在遺傳上,的確有人具有先天成癮體質,是真的不能喝酒。因此即使是烹調用米酒,但酒就是酒,成癮作用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戒酒的人不能碰含酒精的菜餚,就是這個道理。自然,這也稍微可以解釋連米酒都會被課稅的原因。

 

  話題再拉回約民國六十幾年,台灣曾發生許多假酒中毒的案件。當我訪問過曾因製造假酒入獄過的受刑人時,他說:「其實作米酒最簡單,就是工業酒精混水,還有一點真正的米酒(口感較好,可增加產品競爭力),裝瓶就好了。」

 

  「而洋酒的話,就要靠經驗,我只要喝一口真的,就有辦法調到很相似。講坦白話,作假酒也要天份啊!」聽完了,能不嚇出冷汗嗎?因此,貿然課徵酒捐後,因為國民想省錢,又想買酒喝(如果連米酒都變貴),屆時會不會又造成問題呢?

 

  然而,針對立委提出:「課徵酒捐,應該提出更多飲酒對健康影響的數據」。其實他們可能忽略了,當民眾帶著飲酒過度而生病的家人求診時,看的通常不是戒酒門診(健保不給付,若未到事態嚴重,當事人也不肯去),而是一般門診。

 

  然後,輾轉在各個科別裡拿藥、住院。那麼,飲酒與健康的關連數據要從何而來呢?當然這些由國民稅金支撐的醫療資源,也就這麼不知不覺地消耗掉了。

 

  因此,不妨換個角度想,其實鄰里通報系統(能得知誰家有人酗酒、長期失業,而申請社會福利或醫療補助)、甚至於酗酒後犯案記錄的統計,應該都可以列為宣導參考案例,以便讓民眾認識到飲酒成災、消耗國力與社會成本的嚴重性。甚至於把宣導期拉長,加強民眾了解酒害的教育,也比立刻課稅,較不容易引起民怨。

 

  前幾個月,帶著因酗酒併發精神異常的親戚,到某私立療養醫院門診時,見到了心碎的情景。一位身形憔悴、頭髮花白的老爸爸,跟尚在壯年而酗酒的兒子談判。

 

  他說:「住了三個月,回來沒多久又開始喝。你以為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照顧你、幫你養家。我不是逼你,也不幫你掛號,你站在門口自己決定,要不要再回去住。」然後就低頭嗚咽不語…..

 

  提醒讀者:酒精一旦成癮,對於各項慢性及精神疾病,甚至於大腦的傷害,是無論耗費多大的醫療資源,也不見得能解決的。若需要了解酒癮的深入分析與研究、治療,請參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陳喬琪著作「成不成癮,大有問題」一書。

 

《本專欄固定每週一、四刊出》

 

延伸閱讀:

美食檔案》佳餚搭美酒微醺 課稅惹爭議難斷

【2010/06/24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討論     列印     轉寄      收藏
  網友評價: (25.0%)讚  (75.0%)好  (0.0%)普普  (0.0%)待加強  (0.0%)需改進  目前共有4人評價
  您的評價: 讚  好  普普  待加強  需改進 
【熱門好康】
Google
新聞 好康 卡訊
【相關新聞】
| 關於卡優新聞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網站使用指南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02)2591-330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