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發布今(99)年5月份景氣燈號,由代表景氣過熱的紅燈,降溫為黃紅燈。經建會經研處長洪瑞斌分析指出,這是健康化的調整,使得景氣不致於過熱,綜合判斷分數由39分減為37分,主要是因為金融面指標成長趨緩所致。
景氣對策信號連續4個月紅燈之後,5月首度出現黃紅燈,經建會認為這是健康化的調整,倒不是景氣開始轉差。景氣對策信號9項構成指標中,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股價指數變動率等2項指標,均由紅燈轉為黃紅燈,分數各減1分。
其餘包括:直接及間接金融變動率、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變動率、海關出口值變動率、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變動率、製造業銷售值變動率,以及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變動率,都是維持原燈號,分數不變,因此5月份綜合判斷分數由4月的39分減為37分。
景氣領先指標連續4個月下滑,7項構成項目較4月下滑的有:股價指數、SEMI半導體接單出貨比、實質貨幣總計數M1B、外銷訂單指數等;其餘3項:製造業存貨量指數、核發建照面積、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等,則是較4月份上升。
景氣同時指標則呈持續上揚,7項構成指標全數上升,包括實質海關出口值、電力(企業)總用電量、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實質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工業生產指數、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以及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等。
經建會指出,5月的生產面、貿易面、消費面指標,呈現穩定成長,勞動市場也持續改善,但是金融面指標成長幅度則走緩,這也是領先指標下滑,但同時指標還持續上升的原因,經建會對於當前國內景氣的看法是:維持溫和成長。
至於未來,經建會認為,全球景氣持續復甦,加以國內民間投資陸續推展、民間消費也穩定成長、兩岸關係改善。因此,對於景氣前景仍可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