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喀拉!」,學步車上玩具的聲音,直把小朋友逗得呵呵笑,不過,家長可要注意,這些「小東西」正威脅孩子的健康。消基會和標檢局抽查10台市售學步車,結果發現2成業者的產品可塑劑含量嚴重超標,恐增加罹患癌症機率;標檢局副局長莊素琴表示,已要求生產廠商將產品下架並全數召回。
許多家長會選購嬰幼兒學步車,讓孩子學習走路。消基會與標準檢驗局合作,於百貨公司、賣場及經銷商處,抽查10台不同廠牌學步車,並依國家標準CNS,選定「坐椅設計」、「孔洞」、「構造完整性」、「車輪」、「標示」等5項目進行檢測,這部份全數過關。
不過,在對嬰幼兒學步車所附屬或吊掛的玩具進行塑劑含量檢測時,卻發現有2台幼兒學步車竟含超量可塑劑,且超出標準329~469倍;分別為「立全的105-DINP」含32.9%,及「同喬的MY FIRST THOMAS-DINP」含46.9%,均超過混合物含量總和不得超過0.1%的國家標準。
消基會副董事長蘇錦霞指出,鄰苯二甲酸酯(可塑劑)為環境荷爾蒙的一種,屬干擾生物體內分泌的化學物質,會使男性雌性化,及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機率,恐對小朋友的健康造成危害。
同時,莊素琴指出,該局已依消費者保護法第36條,要求違規商品的生產廠商或進口商限期回收改正。消費者若不小心買到,可向業者要求退費。過去,學步車檢驗項目並未納入「車上的附掛玩具」,但目前正在修定中,預計明(100)年1月就會上路,這段空窗期將會加強抽檢。
莊素琴提醒,學步車的「正確使用」相當重要,家長使用前應詳閱說明書,如應使嬰幼童的腳著地,千萬不可以懸空、注意體重範圍等;特別是家裡有樓梯者,一定要避免讓小孩亂衝撞,以免引起意外。
消保會日用品委員會黃獻平委員補充,學步車的適用年齡是7~15個月,太小或超過都會影響孩童的發展,也要小心車上的配件、繩索,才不會發生勒斃的憾事;且勿讓小朋友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口中或啃咬,避免食入「可塑劑」等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