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都是換工作的熱潮,今年金融業不景氣,所以對於人才招募相對的低調許多。但各家金融業者對於明年卻抱持著高度的期望,也準備招攬大軍進攻明年的市場,有些想要轉戰金融業的朋友,最近頻頻來詢問金融業的工作,是否如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員工福利真的很好嗎?為了讓大家了解金融業的工作生態及環境,我把過去我的工作經驗提出來分享給大家。
在雙卡風暴還沒爆發的時候,銀行工作的確不錯,各項福利措施也比一般工作好很多,銀行員工最基本的福利,當然就是存款及借款利率的優惠,以筆者過去工作的銀行來說,48萬以內的優惠存款利率是13%,也就是存48萬一年有將近5萬的利息收入,另外行員的信用貸款利率從3%~5%不等。於是很多人就利用行員貸款,然後存入行員優惠帳戶,一來一往之間一年大概也有將近8%左右的獲利,比一些投資還要好很多。
再來就是休假,大部分的銀行都是比照勞基法給休假,也就是工作滿一年就7天,然後依年資遞增,筆者過去工作的銀行則是只要到職,就有7天的特休假,然後每年依照考績額外再給假,所以只要工作4~5年的行員,每年的特休假都很多。更不要論外商銀行了,外商銀行過去曾經有單月領單薪、雙月領雙薪的福利,休假有的是本土銀行的一倍,只不過進外商銀行工作,要有隨時被資遣的準備,工作壓力比本土銀行大了許多。
近年來,隨著銀行的業務導向,不論是擔任內勤還是外勤,或多或少都背負著一定的業績數字,有些人開始無法適應這樣的轉變,便黯然離開工作職場,其實這幾乎是現在每家金控公司普遍存在的現象。
過去在櫃檯服務的櫃檯人員,很多民營的金融機構,也都開始採用約聘制,約聘一名大學應屆畢業生,大概就是3萬左右的薪資,而且不用任何福利,所以要成為金融機構的正式員工越來越困難。目前看到很多的理財專員,大都也是約聘方式,直到業績達成目標,才能轉成正式員工。若無法承受業績壓力者,大部分在三個月左右就陣亡了。
簡單來說,目前金融機構所招募的員工,最好要具備業務能力,因為一些OP的工作,大部分已經被電腦系統及約聘人員所取代,想要進入金融業的讀者們,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最後當然就是需要面對很多次的考試,目前金融業者都會要求員工,每年都必須考取一~二張證照。所以,除了工作之外,還要不停的K書,壓力真是不小。我只能說要吃這行飯的朋友,若還是抱持過去的觀念,一定會無法承受壓力,但若是勇於挑戰自己的人,或許真的可以在這行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