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市7月份翻紅,而台北股市則是上漲431點,指數漲幅5.88%,如果加計除權息的影響,報酬指數挺進8.46%。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在186檔受評的國內股票型基金中,只有32檔的報酬超越含息的加權報酬指數,比例僅有17.2%,平均月報酬率6.88%。
投信投顧公會研究指出,含息的電子指數漲幅高達9.12%,比含息的加權股價指數漲幅還要高,依照過去的經驗,多數基金的操作績效應該可以擊敗大盤,但事實上並沒有,不僅平均報酬率低於大盤,甚至科技型基金的月平均報酬率只有6.68%,比整體平均值還來得低。
在多數基金的績效都比大盤差的情況下,指數型股票基金再度抬頭,平均月報酬率高達8.75%;5檔價值型基金平均增值7.07%,優於全體平均值,但仍低於大盤的報酬率。但話說回來,雖然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都不抓不住這波漲幅的浪頭,但報酬率為正數,也表示大家都賺到錢。
全球股市在7月份的表現,多數都是由空轉多,歐債危機沒有想像中的嚴重,因此歐元止跌反彈,使得5檔歐洲區域型基金上揚,平均上漲8.21%;新興市場漲幅6.94%、66檔全球型基金平均增值5.6%、投資日本基金平均獲利才1.22%;至於大中華區域型基金,平均漲幅也不高,只有4.53%。
今(2010)年初至7月,含息加權指數還是下跌的,跌幅2.85%,大型股、電子股、上櫃股的表現均比大盤差,185檔股票型基金累積虧損7.17%,比含權息大盤的虧損還多了4.32個百分點,只有6分之1的股票型基金績效勝過大盤,有正報酬的更少,只有12檔。
累計來看,跨國投資基金的報酬率有些還比國內還好,新興市場基金累積報酬已由負轉正,半數以上出現正報酬;但是歐洲區域型股票基金年初至今,仍有9.42%的虧損,主要是因為歐債問題對投資信心衝擊太大,在各區域中表現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