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沒來,物價年增率走跌。主計處發布8月份物價概況,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46%,是9個月來,首次出現負成長,主要是因為今(99)年沒有颱風災情,蔬果價格較去(98)年來得低,所以CPI較去年低。
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表示,8月CPI年增率下跌0.46%,主要是因為今年以來,天候穩定,蔬果價格較往年平穩,加以去年8月受莫拉克颱風影響,比較基數偏高,扣除蔬果價格後,物價漲幅為0.64%,可見除了食物類價格下跌之外,其餘項目價格都上揚。
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為3.37%,這是98年12月以來最小的增幅,WPI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基本金屬、化學材料及進口鐵礦砂等行情,還是居高不下所致,國產內銷品漲3.75%、進口品漲4.58%,出口品漲.175%。其中,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品物價,上漲4.58%,以美元計價上漲7.77%,兩者都是98年12月以來最小的漲幅。
分析WPI漲幅縮小的原因,主計處指出,去年的1月、4月、5月,WPI指數都在100以下,2月指數是100,到6月指數也才101,顯見去年上半年的基數偏低。而去年WPI指數從5月到8月一路大幅走揚,景氣回溫擺脫谷底,原物料價格上漲速度飛快,基數墊高的結果,才會導致今年8月的WPI漲幅明顯縮小。
深受歐債危機影響,今年WPI指數的最高點落在5月,之後市場對歐債危機未除的疑慮不斷,直到最近市場對歐債的疑慮才減緩,預估原物價未來會有觸底反彈的機會,WPI將在高檔盤旋。
同時,觀察國際原物料行情,在芝加哥穀物行情中,小麥8月每英斗6.53美元,比去年漲了38.6%,這是因為氣候不佳、小麥欠收,俄羅斯甚至禁止小麥出口;玉米漲到每英斗4.25美元,漲幅30.4%,雖然玉米產量增加,但因受到小麥期貨行情的帶動,而也跟著上漲;黃豆則是跌價8.4%,跌幅縮小,每英斗10.08美元。
原油價格的部分,8月OPEC現貨平均油價是74.15美元,小幅上揚3.9%,但8月的油價起落很大,8月初每桶接近80美元,8月5日到25日急跌,最低來到69美元,但25日以後又大漲,油價的走勢與美國發布的經濟數據,有很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