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使國內本土銀行改善資產品質,金管會要求進行壓力測試並繳交報告,副主委李紀珠表示,三十五家本土銀行在「輕微」情境下的壓力測試,全數都過關,至於「嚴重」情境的壓力測試,資料則仍在分析。
比較特殊的是,因應今(99)年底存款全額保障機制退場,金管會也要求三十五家本土銀行必須再進行流動性測試,結果雖然有兩家金融機構需要調整,但其中一家已改善,另一家則沒有過關。
據瞭解,這次進行的壓力測試,主要是以專家意見,採較悲觀的觀點,設定兩種可能情況,一種是「輕微」負面情境,包括今年GDP為-1.4%、失業率6.08%、房價水準下跌10%;另一種則設定「嚴重」的負面情境,包括GDP為-2.73%、失業率7.39%、房價水準下跌20%。
李紀珠表示,在「輕微」情境下的壓力測試,本土銀行基本上是全數過關,而「嚴重」情境下的壓力測試還在分析,目前大約仍需10個工作天。
但李紀珠強調,對開發中國家而言,進行壓力測試的過程,重點在於應該如何做調整,及改善金融機構的體質但檢測結果完成,因此即使檢測結果完成,金管會並不會對外公佈不合格的名單。
而且從數據上來看,台灣銀行業現階段總資本適足率平均達11.6%、逾放比率降低到0.87%、備抵呆帳覆蓋率高達118.98%、第一類資本適足率則為8.9%,體質非常健全。
同時,李紀珠也認為,依照現在景氣狀況預測,整體經濟和房價水準大幅衰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未來得面臨假設出來的「嚴重」情境可能性不高。
至於流動性測試部份,項目包括高利吸金、存款移出、四大基金等分析,評估結果雖然有兩家金融機構需要調整,但李紀珠透露,其中一家已改善,另一家則要求必須在年前完成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