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巴塞爾協定對本國銀行的影響如何,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評估認為影響不大。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有長達9年的時間可以調整,二方面則是因為本國銀行普通股佔風險性資產的比率,以及第一類資本佔風險性資產的比率,目前的成績都已經超越新版巴塞爾協定要求標準。
金管會指出,以今(2010)年6月的本國銀行申報資料為基準初估,本國銀行普通股權益佔加權風險性資產的比率,平均是7.54%,普通股權益比率已超越新版巴塞爾協定要求的2019年達到7%的標準;第一類資本佔加權風險性資產的比率為7.8%,所以第一類資本比率今年就已經超過2017年的7.25%標準,顯示目前本國銀行資本結構已經有穩定的基礎。
新版資本協定最快2013年實施,以漸進方式要求銀行提高普通股權益比率及第一類資本比率。金管會表示,目前本國銀行體質健全,加上全體本國銀行過去3年盈餘平均每年達500億元以上,銀行足以逐步規劃因應。
本國銀行的因應方式,除了發行新股之外,也可以透過每年盈餘,搭配審慎的股利分配政策,以增強普通股基礎,強化風險承擔能力。
金管會銀行局表示,以今年6月底銀行申報資料初估,如果要達到新版巴塞爾協定規定,公股行庫只需要再補360億元,整體本國銀行也只需增資850億元,而且調整時間長達9年,對國內銀行而言並不困難。
至於公股銀行是否以增資方式來達到要求?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表示,這應該要看財政部的政策而定,就公股行庫而言,以2010年6月的資料來看,把2019年拉到現在立即適用的話,再補個3百多億也就夠了,而公股行庫要在2019年要達新版巴塞爾協定的標準,一點都不難!
陳裕璋還特地提出行政院副院長陳冲的說法,「現在是銀行體質最好的時候」,而新版巴塞爾協定最快是在2013年才會實施第一階段,目前距離完全達成還有9年調整期,所以這部分的因應調整,應該頗為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