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壽險公司銷售長年期及分期繳的保障商品,金管會從今(99)年七月起,要求業者新增「新契約等價保費(FYPE)」申報。而根據最新統計,八月份的FYPE由國泰人壽以67.2億元奪下第一,其次依序為富邦人壽、中華郵政、南山人壽及新光人壽。
所謂「新契約等價保費」,是將現行新契約保費收入(FYP)乘以繳費年期保費係數,躉繳件以保費的10%計算、兩年至五年期為20%至50%、六年期以上為100%,經換算得出相關金額,目的在避免壽險公司過度追求市佔率。
事實上,近年壽險業整體的FYP,由93年的4,462億,成長至98年的9,251億,換算下來,每年成長率達16%。
但因近年經濟環境波動幅度較大,加上民眾偏好具儲蓄性質的保險商品,使得近年FYP的結構產生變化。依據壽險公會的統計,整體壽險業躉繳商品及利變年金新契約保費收入佔率,已由93年的44%,大幅提升至98年的73%。
目前配合金管會推動長年期分期繳商品政策,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都陸續停售一、二年期利變型年金。
壽險公會表示,國內壽險業八月份的FYP其實仍是以富邦人壽的372.74億元最高,國泰人壽僅以364.08億元居次。但若以FYPE來計算排名,國泰人壽反而以67.2億元居冠,富邦人壽降至第二。
最令人矚目的是,以FYPE來計算排名,中華郵政更一舉躍居第三名,主要就是銷售策略一向以六年期儲蓄險為主,同樣是類定存商品,但因年期長,在計算公式上自然受惠不少。
國泰人壽則強調,為配合政策,七月份就積極進行商品結構調整,並考量未來市場利率可能上升,推出多款長年期分期繳新商品,包括平安保本終身意外險、添美利美元終身壽險、添美發美元終身還本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