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
  CardU首頁 > 焦點新聞 >
【消費】
雨遮政策圖利建商?消基會:彈劾吳揆
5%標準沒依據 室內面積計算落差大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2010/09/24  
雨遮計價有虛坪灌水疑慮,遭消基會移請監察院彈劾(圖/卡優新聞網)

  雨遮計價問題再掀波瀾!消基會今(24)天質疑,內政部原本擬取消陽台、雨遮納入登記並計價,月前卻有政府官員從中介入,讓政策一日翻盤,有圖利建商的嫌疑,如今相關政策仍有許多不合理之處,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為此,消基會下午正式移請監察院彈劾行政院院長吳敦義與秘書長林中森。

 

  由於虛坪灌水等不合理現象引發輿情討論,監察院於去(98)92日針對室內面積量測至外牆及「雨遮」等附屬建物可登記造成虛坪現象,提出糾正案;而內政部因監察院糾正,716日通過「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273條的修正,將「雨遮」、「屋簷」刪除,保留「陽台」准予登記於實坪計價。

 

  原本以為塵埃落定的事,卻在一夕間變了調。建商公會於今(99)720日向吳揆、林中森陳情之後,吳揆當場裁示,陽台、雨遮應該要登記;當時,消基會就痛批,行政院竟然因財團間的私下拜會,就推翻民眾期盼已久的政策,實在太荒謬了。

 

  過了近2個月,內政部16日初步決定,未來雨遮登記所有權的面積,不能超過樓地板總面積的5%,原則是「愈低愈好」。不過,消基會認為,這個5%的標準根本沒有依據;若以北市大安區為例,一坪90萬、計30坪房子來換算,1.5坪的雨遮就要價135萬,等於把一台高級轎車掛在牆上,十分不合理。

 

  另外,消基會指出,除了「雨遮」,事實上影響到房屋實坪的因素,還包括「室內面積」如何計算。按現行規定,建商申請建照的建築面積,以牆心為樓地板面積的計算標準,但地政司卻以建物外牆的滴水線為登記面積,並以其為可銷售面積,導致「銷售面積」與「實際能使用的面積」產生嚴重的落差。

 

  消基會認為,建物外牆應屬於房屋整體的結構,譬如樑柱等部分,若納入登記面積,人無法穿牆而住,卻計入坪數算錢,這樣難道不是圖利建商嗎?對消費者實在不公平。

 

  對於種種房屋政策的不合理,消基會正式移請監察院彈劾吳敦義與林中森;同時呼籲內政部長「硬起來」,強力捍衛民眾的購屋權益,否則也將移請監察院再行調查主管機關失職之嫌。

【2010/09/24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討論     列印     轉寄      收藏
  網友評價: (71.4%)讚  (14.3%)好  (0.0%)普普  (0.0%)待加強  (14.3%)需改進  目前共有7人評價
  您的評價: 讚  好  普普  待加強  需改進 
【熱門好康】
Google
新聞 好康 卡訊
【相關新聞】
| 關於卡優新聞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網站使用指南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02)2591-330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