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電視上紛紛擾擾的八卦新聞,說穿了,除了爭錢奪勢跟女色之外,也沒什麼新鮮動機。但是,平民百姓汲汲營營為了生活,哪來那麼多花樣好搞?所以最能撫慰人心的活動,大概非品嚐美食莫屬。
像璐璐一個朋友,據說心情煩躁時,就跑去瞌麵線;最高記錄是一天三碗。吃完了,就能把可怕的荼毒化為力量,彷若仙丹妙藥,十分神奇。以致於後來店家搬到安居街後,還屢屢找我去重溫舊夢。
所以,工作生活雖然苦悶,可是能吃得美,又飽得打出嗝來,起碼活得有些基本指望。因此,還真叫人感激終日在油鍋旁打拼的老闆們,肯做這種勞苦功高的職業啊!(輝哥大腸蚵仔麵線,台北市大安區安居街33號)
除此之外,攤頭小店雖然不起眼,但也算得上是聯誼、培養革命情感的好地方。像上回颱風後隔天,跑到華陰街的老牌牛肉麵用餐。哪知才11點多,鐵路局一堆前日輪值的人員,竟據滿了桌子,談論著熬夜的甘苦。
多年未訪,這老牌牛肉麵,本來沒有冷氣空間,不知何時有了。甚至在龍江路都開了分店,但原始地點還是個攤車。而同樣地,我也曾經在工作不愉快時,就鑽到這個黑黑的店裡吃麵。
那時正值暑假,麵還未上,人就先沈醉在牛肉被小火保溫的香氣中。然後呢?當那碗被煮得不硬不軟、火侯恰好的細麵端過來後,我總是先喝口原味的湯,讓低沈的心情先醒過來一下。接著,再加點兒辣油、少許酸菜,開始一場炙熱的修行式午餐。
但說也奇怪,或許有人會嫌這裡的湯喝到嘴裡,實不如聞起來濃郁。但幾乎能讓顧客都把湯頭喝完的祕密,便在於調味輕重適宜、油星又少得清爽;且即使是酸菜,都有倍覺脆嫩之感。
再者,其肉質不縮不澀、筋肉亭云、錯落有致。久燉鮮味猶鎖於內,夠香。更棒的是,份量並不小氣。所以愛吃牛肉的人,多半深愛這種在鬆軟與彈牙之間,恰恰達到平衡的美妙口感。
待吃完最後一口,平日被冷氣燜壞的虛汗,接連順勢淋漓冒出。無怪乎,回程時胸口的鬱悶之氣,往往便盡掃而空!(老牌牛肉麵 台北市華陰街129號旁巷內)
《本專欄固定每週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