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湧向亞洲新興市場,導致亞洲貨幣匯率狂升,各國央行不得不出手阻升自家匯率,我國央行自然也不例外,在尾盤干預的同時,再次嚴詞警告外資別妄想在台灣炒匯。除了央行的努力之外,立法院財委會立委也要求金管會配合,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表示,絕對全力配合央行處理熱錢的政策及態度。
金管會14日到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業務概況,陳裕璋向立委說明,外資投資可以分為直接投資跟間接投資,直接投資是經濟部所管轄,而間接投資的匯入金額,則是要向央行報備,並且要符合外人投資規定。
外資匯入之後,若未進入股市,會暫時放在銀行存款帳戶及債券市場,或是外資出脫持股後,若沒有要立即匯回,也會停泊在銀行存款或債券市場,這部分是屬於央行管理範圍。但央行若需要管制或管理外資的信用交易,則是需要金管會的配合辦理,在外資法人的股市信用交易上,就曾經因此而修訂過相關規則。
不過,立委還是質疑,指出9月外資淨匯入金額是20多億美元,但是從股市成交量看來,這筆錢根本沒有進入股市,很顯然是等著去炒匯。陳裕璋解釋,外資投資股市本來就有進有出,賣股票賺的錢可能就放在其他固定收益的投資上,央行比較擔心外資放在帳戶中,是為了賺取匯差。
像是巴西為了對付不斷湧入的熱錢,針對外資投資加倍課稅,被稱為是「熱錢稅」,而外界想知道,台灣有沒有打算課徵熱錢稅?陳裕璋回應,這個問題很複雜,而央行總裁彭淮南也了解如果開徵熱錢稅,對外資投資台灣會造成影響,金管會並沒有反對開徵,但如果要實施,須得審慎評估。
由於央行引用美國經濟學者,也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理茲的言論之後,附加巴西課徵熱錢稅現況的表格,因此讓外界解讀,央行有開徵熱錢稅之可能,以解決不斷湧入、打算炒匯的熱錢;不過,陳裕璋認為,彭總裁並沒有建議要開徵熱錢稅,應該僅是提供背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