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標檢局抽驗52件市售塑膠玩具,可塑劑含量超過容許量的件數,多達11件,不合率高達21%;商品標示不符規定有8件,不合格率15%。近來標檢局經常抽驗塑膠玩具的可塑劑含量,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雖然要求下架回收、改善品質,但業者推出的產品,還是一再違規。
可塑劑就是鄰苯二甲酸酯,是塑膠工業中最常見的塑化劑,可以讓塑膠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以及穩定的物理化學特性,但可塑劑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屬於干擾生物體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干擾兒童原有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及功能,使男性雌性化、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
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含量的國家標準容許量是0.1%,但此次52件抽驗樣品中,有11件超過0.1%的容許範圍,檢出量分布於0.14%到38.79%之間,是容許量的1.4倍到388倍之高,相當驚人!
在11件不合格的塑膠玩具中,可塑劑含量被驗出是容許量388倍的玩具,是在遠百購入的洗澡缸玩具組,產地是中國,由瑞柏玩具進口,可塑劑含量高達38.79%,實在是太誇張!
對於可塑劑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商品,標檢局將依照商品檢驗法規定,通知業者限期回收改正,違者將處新台幣1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罰鍰。
標檢局表示,還有其他種類的可塑劑可以使用,來取代鄰苯二甲酸酯類,例如,己二酸酯類、任二酸酯類,或是檸檬酸酯類等,以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另外,中文標示不合規定的有8件,包括:未標示進口商統一編號、批號、材質成分、警告標示,及適用年齡等資料。標檢局表示,如果未貼附商品安全標章,依商品標示法可以處20萬以上,200萬以下罰鍰;中文標示未依規定,則是限期改正,若不改正,罰鍰10萬以上、100萬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