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債暴風整整摧殘了一年,打的許多銀行招架不住,紛紛以虧損結算。截至11月為止,所有銀行在信用卡的轉銷呆帳部份,就高達1080億元之多,其中又以中國信託的166億元為最多。也就是經過這一年的整理,循環信用餘額及逾放比都創下今年新低,可見卡債風暴已過去,期待明年新春新氣象。
根據金管會發布今年(95)11月份最新的信用卡重要資訊顯示,循環信用餘額為3586億元,是民國92年以來的最低點。而在逾放比部份,總體信用卡逾放比為2.3%,也是去年10月份以來的新低。其中除了安泰商業銀行逾放比為6.17%外,其餘各家銀行都低於3%以下,顯見卡債已受到良好的控制,成效也相當卓著。
雖然,11月的停卡數還有82萬多張,但各銀行已開始佈局明年的信用卡市場,因此新卡也推出不少,所以辦卡數也有近42萬張,是本年度的第二高量。最主要則是因台塑卡發卡成功,挹注遠東商銀不少發卡量,使遠銀在11月發卡數以83,323張拔得頭籌。其次,則是中國信託的80,287張及台北富邦的63,143張卡。因此,與民生相關的加油、捷運等優惠議題,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頗能打動消費者的心。
對於消費金額來看,也未因流通卡數減少,或是景氣低迷,而有較大的變動。11月份的簽帳金額就有1120億元,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沒有劇烈的改變。其中中國信託還是刷卡金額的霸主,高達230億的簽單量囊括整體市場的1/5(20.3%)。而國泰世華及台北富邦的刷卡量也都超過百億元的水準,分別為121億元(10.8%)及101億元(9.0%)。有趣的是中國信託的刷卡量,居然超過第二名及第三名的總和,可見中國信託龍頭寶座穩如泰山。
在銀行逐漸擺脫卡債的陰影時,除了帳面上的數字越來越亮眼外,實際上的市場佈局,則不斷的展開中。多家銀行也表達出明年將鎖定客群,推出分眾型的專屬優惠信用卡,以掌握高消費族群,創造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