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5日公布外匯存底數據,10月底外匯存底為3,838.35億美元,較上(9)月底再增加33.30億美元,連續2年締造歷史新高,蟬聯世界排名第四!央行外匯局長林孫源指出,外匯存底增加的主要因素,為歐元等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以該等幣別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後,金額增加。
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外匯存底排名世界第一,截至今(2010)年9月底金額,已來到2.6483兆美元,較8月底的2.5478兆美元,增加1004.65億美元,增幅3.94%。日本外匯存底居亞軍,9月底外匯存底1.0514兆元,較8月的1.0146兆美元,增加367.89億美元。
居於我國之前的俄羅斯,外匯存底排名世界第三,9月俄羅斯外匯存底4475.67億美元,較8月的4366.47億美元,增加109.20億美元。
央行表示,9月底與8月底比較,歐元對美元升值7.5%,其他主要外幣對美元也大幅升值,致使以美元以外幣別持有的資產折成美元後,金額會大幅增加。
央行強調,各國外匯存底9月底,較8月底均大幅增加,央行至盼各界對我國外匯存底變動數表示意見時,宜客觀審慎為之,以免誤導社會大眾。
央行並指出,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只有當不規則因素(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及季節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與失序變化,不利經濟與金融穩定時,央行才會維持外匯市場秩序。
另外,由於美國二次貨幣寬鬆政策釀禍,大量熱錢匯入亞洲,推升匯價走勢,新台幣5日匯率以30.59元開盤,盤中升幅一度擴大至5.5角,最高升抵30.04元。尾盤央行再度出手干預,升值幅度縮小至升值3分後,以30.56元收盤,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8.0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