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電影「阿凡達」的帶動,使得3D電影成為票房保證。不過,民眾在享受視覺震撼之餘,更要當心3D眼鏡帶來的不適症狀。消基會今(11)天公布一項調查發現,高達九成戲院未於售票處提醒消費者,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宜觀賞3D電影,也未提供不適症狀的處理方式,呼籲業者應該清楚公告。
雖然立體電影畫面看來好過癮,不過並非每個人都有福消受,像是視力度數有落差的人,雙眼可能因為無法調適視差,將會出現不適症狀,另外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有可能承受不了畫面帶來的刺激,而提高發病機率。
事實上,國內就有數起疑似觀看3D立體電影而猝死的案例,像是曾發生患有高血壓的婦人,在觀看3D電影時,因心臟不適當場暴斃於戲院內;同樣有高血壓病史的中年男子,也因畫面太震撼而暈眩不適,緊急送醫仍告不治。
但是消基會調查10家電影院卻發現,只有日新戲院在售票處公告有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患有眼睛疾病者及三歲以下幼兒不宜觀賞;而台北信義威秀影城在售票處則是提醒觀眾,若映演中感到暈眩不適,可先拿下3D眼鏡,閉上眼睛休息一陣再繼續觀賞,也就是有高達九成的戲院,沒有清楚告知消費者3D電影,可能會帶來的不適。
台大醫院眼科醫師林隆光表示,3D電影是由兩個畫面所組成,對於近視族並不會有太大影響,但若是兩眼度數相差過大,而雙眼辛苦調適的過程,將影響兩眼共視機能,就有可能會產生不適症狀,另外老花眼也可能出現相同的困擾。
消基會呼籲業者,應在售票處清楚告知消費者,哪些人不適宜觀看3D電影,以及觀看3D電影,可能出現的不適症狀,讓消費者有心理準備,也能自行斟酌要不要購票進場觀看。
消基會同時建議民眾,若處於疲倦狀態下看3D電影,會讓淚液分泌量減少、睫狀肌調整水晶體能力變差,尤其看完電影時,不要盯著近處看,而要多看遠處,才能讓眼睛獲得充分調適與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