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10月外銷訂單達356.5億美元,較9月下滑,仍為歷史次高,年增率12.26%,也有2位數的成長;主要接單貨品以電子產品接單增加的貢獻最大,經濟部預期11月外銷接單金額,可望呈現穩定成長。
觀察10月主要接單貨品發現,由於消費性電子、手機、電腦等產品今(99)年接單暢旺,並帶動相關零組件接單表現亮麗,使得電子產品較去(98)年同期增加11.2億美元,成長14.58%影響最大。
其次是資訊與通信產品,較去年同月增加8.9億美元,增幅10.7%;機械產品則在新興市場需求強勁及日圓升值的轉單效應下,較去年同期增加5.6億美元,成長幅度為55.78%。
累計今年1到10月,外銷訂單金額達3,344.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49.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89%。
10月主要接單地區中,以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85.5億美元最多,較去年同期增加6.03%;美國訂單77.9億美元,年增率9.69%;歐洲訂單70.6億美元,年增率高達18.45%;日本及東協訂單各為43.2億及36.2億美元,也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3.87%及19.82%。美國、歐洲、日本、東協等訂單金額,均創歷年單月新高。
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1月接單狀況的預期,以家數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6.23,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為51.56,顯示11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可望較10月略為成長。
至於三大主要貨品的廠商對11月接單的看法,精密儀器廠商認為11月接單金額會下滑,電子產品廠商認為11月接單金額持平,而資訊與通信產品的廠商,則對11月的外銷接單表現,認為審慎樂觀。
展望未來,經濟部認為,歐美聖誕節假期及農曆春節來臨,蘋果產品、NB、手機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將更為強勁。因廠商提前備貨因應,外銷訂單成長動能可期。不過,近期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中國大陸抑制通膨、愛爾蘭債務危機等因素,都值得再觀察影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