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06)金融界繞著卡債風暴打轉,也嚴重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與民生消費,但這也徹底改變持卡人的消費觀念與刷卡習慣,以及銀行的發卡策略。Visa國際組織於8日發表「2007年台灣支付卡產業展望」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台灣支付卡產業已從卡債陰霾中逐漸恢復,未來前景仍然看好,預期2007年信用卡消費金額將呈正向成長。
Visa針對國內27家發卡金融機構進行調查,以了解他們對於產業發展與未來趨勢的各項看法。調查結果顯示,這些銀行中有90%對2007年的產業表示審慎樂觀,但也有74%認為2007年的信用卡總發卡數量將呈負成長。不過,所有受訪者都一致預期信用卡消費金額將呈正成長,甚至有30%認為消費金額成長率將高於經濟成長率。
在這項調查中,也清楚的分析出2007年台灣支付卡產業發展的四大趨勢:(1)信用卡業務持續整合與革新、(2)信用卡進入微利時代、(3)聯名卡數量減少及(4)收取年費更趨普遍。
(1)信用卡業務持續整合與革新:
銀行的整併潮還會再持續進行,所以信用卡業務也將進行整合。甚至可能會有銀行將『信用卡部門』分割,與其他銀行信用卡部合併。但也可預見大型發卡機構的業務策略將趨於保守,而體質較佳的中小型發卡機構,只要有創新的策略,反而可以爭取到更大的成長機會。
(2)信用卡微利時代來臨:
過去被銀行視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循環利息及預借現金,在消費者認知信用卡的本質為「支付工具」而非「借貸工具」的同時,已不再有高利潤的空間。進而,轉向以收取交易手續費為主,使信用卡微利的時代遽然來臨。因此,銀行策略將由衝卡量轉變為重視單一張卡的消費金額。
(3)聯名卡數量減少:
以往把聯名卡與認同卡作為『衝卡量』的法寶,但在微利的態勢下,將逐漸式微。銀行不再花大錢給付授權金,寧願加強信用卡優惠,達到增加消費的目的。
(4)收取年費將更趨普遍:
2006年已有多家銀行開始針對頂級卡持卡人收取年費,以換取更優惠的權益及尊榮的禮遇。今年收取年費將會繼續擴大,即表示免年費時代,終將結束。
Visa國際組織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表示,卡債風暴後,讓銀行重新審視信用卡的營運方針與策略,以及持卡人的信用狀況與消費能力。相對地,對於消費者而言,也能更注意自身的信用問題,並認清信用卡的本質是一種支付的工具。
面對2007年台灣疲弱的經濟環境,Visa認為政府新政策的制定與配合、改變持卡人消費習慣、擴大商旅交易與鎖定分眾客層,並以正面態度宣傳鼓勵刷卡消費,才能讓接下來的這一年,突破景氣低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