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1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57.4億美元,歷年單月次高水準,與10月相比,微增0.27%,年增率14.3%,但因新台幣大幅升值,若以新台幣計價,年增率僅7.27%。預估12月外銷訂單金額,將因歐債危機疑慮及歐元走貶,而略微呈現下滑。
11月主要接單貨品,由於歐美地區的聖誕節旺季需求湧現,消費性電子、電腦及手機相關產品熱賣,使得電子產品較去(2009)年同期增加9.5億美元,成長12.57%,貢獻最大;其次是資訊與通信產品,增加6.6億美元次之;基本金屬因價格上漲且比較基期低,較去年增加5.8億美元,增幅高達31%。
主要接單地區,除了日本以外,其餘來自:中國、美國、歐洲、東協六國的訂單,皆為兩位數字成長。中國較去年同期增加16.56%,美國增加13.48%,歐洲增加17.61%,東協六國的訂單增加14.53%,唯來自日本訂單僅成長5.74%。
累計今(2010)年1到1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70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94.4億美元,年增率27.32%,預估全年可超過4千億美元水準。
不過,12月外銷訂單金額,不論是廠商還是經濟部,都認為會下滑。受查廠商對12月接單的評估,以家數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5.8,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8.37,都顯示12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11月略減。
至於接單前三大主要貨品廠商對12月接單的看法,電子產品、資訊與通信產品的廠商,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皆低於50,顯示這2類貨品別廠商預估12月訂單下滑;但精密儀器廠商的動向指數57.73,其中看法持平廠商超過7成,預期精密儀器12月接單金額走勢,審慎樂觀。
展望未來,經濟部認為第4季是淡季不淡,可望再創單季接單金額新高。不過,12月的接單金額可能下滑,因為歐美聖誕節旺季已進入尾聲、終端銷售管道年終盤點、歐債疑慮、歐元走貶等因素,是導致12月接單可能下滑的原因。
還好有中國農曆新年,應節產品需求浮現,拉升訂單的效果值得期待,因此預期12月的外銷訂單金額,將呈現微幅縮減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