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回溫,不少產業宣布今(99)年將加碼年終獎金獎勵員工,保險業者則建議,可將該筆收入分成三部份,做為「娛樂犒賞、儲蓄理財、保險配置」的資金,趁此補強保單內容,把各項安全網編織更為密實。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國人投保率超過200%,平均每人擁有兩張以上的保單,但是平均壽險保額卻僅約80萬元,顯示國內民眾偏好儲蓄險,卻輕忽壽險的保障功能。
雖然年終獎金會因為景氣好壞而變動,但保險預算最好仍應以固定的收入為計算標準。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表示,年輕上班族的收入較少,家計負擔相對較輕,可按1:3:6的比例將收入分配於保險、儲蓄理財及生活開銷上。至於做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中壯年,風險承受力較低,應該提高保障門檻,收入配置比重建議調整為2:2:6。
舉例而言,保險公司推出具「殘扶金給付」的終身壽險,即可讓民眾以較合理的預算管理失能風險,減輕若因疾病或意外成殘,家庭在醫療和照護上的經濟負擔,對於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中壯年族群更是重要。
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劉秀娟認為,無論年終獎金有多少,首要功課即是先檢視過去一整年自己的花費結構,花費項目的比例有無調整的必要,從此處著手規劃未來費用調整比例。不過由於疾病對生活的衝擊與影響日益嚴重,有額外收入時,建議可先規劃醫療保障,尤其考慮多重終身保障的特定傷病險。
另外,領到年終獎金也是退休準備上最佳時機。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指出,以個人保障角度來看,定期壽險保障期間是固定的,可是並不如終身壽險來得長遠與完整。反觀,從個人資產面向思考,終身壽險具有保價金逐年累積增值的功能,可作為資產配置重要工具之一。
劉秀娟則提醒,因應國內的低檔利率及貨幣強勢性,以及美元升息的因素,現在若改以美元年金做規劃,將會是不錯的資產配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