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銀遭接管事件,除考驗金管會的危機處理能力外,更凸顯RTC的資金是否能夠支撐接下來問題銀行的危機。根據金管會數據,中華商銀上周五已被提領190億元,本周一再被提領160億元,周二再被存戶提領出90億元,數天內中華商銀共計被領走超過430億元,RTC還有沒有能力處理被注意的幾家銀行,備受懷疑。
目前RTC只剩下400億元的資金,雖然中華商銀早已成為列管名單,然而金管會希望中華商銀能自救,但真正原因是因為RTC的資金根本不足。因此才沒主動出手接管,金管會主委施俊吉在赴立院備詢時表示,RTC目前還有400億元的資金,再加上中央存保也有420億元,而中華商銀的提領情況已經趨緩,應足以應付中華商銀存戶的提領。
雖然根據金管會的說法,這次中華商銀可以安全過關,但是下一次呢?意外曝光的七家口袋名單,已經快彈盡糧絕的RTC還能處理幾家?金管會說,必要時可由公營銀行調集資金,金管會也會嚴格監控這幾家銀行。
另一個引起大眾關切的問題就是,RTC和中央存保的資金都是全民的血汗錢,用全民的納稅錢,為少數問題銀行解決困境,這樣的機制合理嗎?中央存保表示,RTC或中央存保實際墊付的金額並沒有這麼多,問題銀行存戶提領的存款,在RTC公開標售銀行時就能回收,並不如外傳的,用人民血汗錢買單,而金管會已經接手的幾家銀行,都已經陸續有人洽談購買事宜。
由中華商銀三天就提領了430億元存款的情形來看,接下來若是再有問題銀行發生巨額提領,國庫勢必必須出面止血。而當RTC接手後,再轉手賣出能回收多少金額,也都還是未知數,RTC出面救銀行,誰來救救台灣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