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96%,低於1%,主計處認為2010年物價平穩;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為5.46%,年增率有逐月緩和的情形。
12月CPI年增率為1.25%,較11月的漲幅縮減,這是因為11月受颱風影響蔬果產期延後,導致食物類價格異常上揚,到了12月已回歸正常,所以12月的物價較11月回跌。
年增率的部分,七大類指數全數上揚,上揚主因水產品、乳類、肉類價格上揚,加以油料費、瓦斯等價格也上漲。
12月WPI年增率為2.24%,增幅逐月減緩,化學材料、基本金屬、進口鐵礦砂等價格相對高檔。其中,國產內銷品漲5.08%,進口品漲3.42%,出口品跌1.72%。
主計處分析2010年全年物價走勢,WPI隨著美元走貶、亞洲新興市場復甦力道強勁,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天候異常,農產品產量減少,價格也應聲大漲,但有新台幣的升值,抵消了部分進口原物料價格的漲幅。
至於CPI,經濟復甦,民間消費力道也跟著強,商品價格上漲,但是因為市場競爭還是很激烈,所以物價並沒有完全反應成本的上揚,轉嫁的比例有限。漲幅較為明顯的商品類有能源、香菸,以及食物。
能源類的部分,燃氣、電費、油料費等,對CPI漲幅貢獻了0.46個百分點;香菸調漲售價,使得CPI上漲0.17個百分點;至於食物類,全年上漲0.62%,這是相當平穩的漲價,但因為權值大,所以還是對CPI貢獻了0.17個百分點的漲幅。三類合計,對CPI貢獻0.8個百分點,占全年CPI漲幅的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