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匯存底餘額持續增加,根據中央銀行5日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去(99)年12月底,外匯存底為3,820.05億美元,較11月底增加27.48億美元。依照目前各國的最新資料,台灣外匯存底餘額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及俄羅斯,世界排名保持第四位。
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外匯存底,截至去年9月底達2.6483兆美元,排名世界第一。日本11月底的外匯存底為1.0417兆美元,居世界第二。11月俄羅斯外匯存底為4382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中央銀行外匯局長林孫源表示,12月底,我國外匯存底增加的主因,包括歐元等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以該等幣別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後,使得金額增加;以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與外資呈現淨匯入的因素。
銀行主管統計指出,去年12月,歐元兌美元升值2.79%、日圓相對美元升值2.83%,也是促使外匯存底增加的關鍵。
央行本次發布外匯存底統計時,新增兩行備註欄,強調99年底外資持有國內有價證券及存款市值達2,375億美元。若以去年12月外匯存底3,820.05億美元估算,外資持有國內新台幣資產占外匯存底的比重超過6成。
林孫源認為,假設市場沒有美元供給,外資又一次出清這些股票和存款,央行就必須全數提供這些美元。
也由於台灣並非IMF會員國,再加上外資在台投資金額龐大,倘若外資突然大撤出,在最差的情況下,外匯存底可能瞬間蒸發6成,所以央行有必要保有較高的外匯存底水準,以因應外資資金大幅匯出需求。